第92章奴所懼者,獨李氏也
戊時時分,乾清宮冬暖閣紅燭高展,燈火通明。
崇禎皇帝正在暖閣內批閱奏疏,忽覺一陣偏頭疼襲來,便伸出手捏了捏太陽穴,強撐著精神,繼續一絲不苟地翻開下一份奏疏。
王承恩恭恭敬敬站在一旁,滿眼都是心疼。
過了不知多久,崇禎皇帝隻覺得一陣倦意襲來,再也支撐不住,想著就趴一小會兒,但眼睛卻還在奏疏上一字一字的看著,直到再也睜不開。
“皇爺連日操勞,已有數日不倦,快熄了燭火,以免攪擾皇爺。”
王承恩見狀,連忙招呼小太監。
小太監們忙前忙後,不敢發出丁點聲響。
然而很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一名身著大紅官服的兵部官員走近暖閣,來到殿外,一名小太監走入,緊張的稟道:“老祖宗,是兵部侍郎胡大人回來了,這會兒正要麵聖呢。”
王承恩眉頭一鎖,轉身看了一眼才剛熄滅燭火的冬暖閣,心中不忍,便低聲道:“皇爺剛歇下了,叫他明日一早再來,快去吩咐吧。”
小太監點頭,抬腳剛走了幾步,卻聽背後傳來動靜,嚇得連忙跪倒在地,瑟瑟發抖。
“是胡世安來了吧?”
“叫他進來,朕有事問他。”
不知何時,崇禎已經從禦案上起來,眼神中難掩倦意,語氣卻依舊堅定。
王承恩聞言,沒有回話,隻是輕歎一聲,給小太監打了個眼色。
那小太監也連忙起身小跑著出去,將人帶進來。
“臣兵部侍郎胡世安,督運四川漕糧,今奉旨歸來,得見陛下天顏,萬歲萬萬歲!”
胡世安一進門,便是三跪九叩,高聲疾呼。
崇禎皇帝擺手示意其餘人等退下,隻留一個王承恩,這才是喚他近前來,疲憊的道:“你回來了,與朕詳細說說四川如今情形如何。賜座!”
胡世安再次道謝,這才是小心翼翼坐下,隻在椅子上挨了半邊屁股,一點不敢鬆懈。
“臣奉大行天啟皇帝之命,趕赴四川督運漕糧,已三年有餘,四川如今處處歌舞升平,不遜於江南,漕糧三年食足,江麵之上,商船民號,絡繹不絕。”
“此乃天恩浩蕩,我大明皇考列祖列宗有之恩德顯聞也!”
崇禎皇帝畢竟沒去過四川,也沒接到過多少四川的奏報,對四川的情況是兩眼一抹黑,隻能憑借這些朝臣的奏報才能知曉,便也沒有多想。
微微擺手,示意王承恩,將禦案上的三份奏疏拿給他看。
這三份奏疏,都是來自不同人之手。
其中之一是已經在三日前啟程,前往天津赴任的都察院僉都禦史李邦華,其言:
“昔李氏鎮遼,三十載有餘。李氏諸子,如鬆陣沒,如楨論罪,如柏坐罪,如樟如梅皆老已死已,如桂如梓罷官去也,今獨順祖在。”
“李氏諸族子,雖將家子,然未曆行陣,儘不知兵。及順祖知兵任將,屢立功勳,灤河以兩千破奴兩萬騎眾,威名顯赫,此誠不為天道輪回,將以李氏故鎮遼東,驅逐建虜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