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李氏舊威四千大章)
“不要亂,大家不要亂。”
車天翔畢竟是內宮混上來的,城府和見識都是有的,隻是膽子小得很。
他也知道,這種時候越是慫越可能沒命。
於是壯著膽子上前,攤開手安撫即將炸鍋的關寧軍。
“咱家隻是來傳旨的,冤有頭、債有主,你們彆找咱家呀!”
車天翔有些失了分寸,這番話多少有些大逆不道了。
不過在這種時候,倒也無傷大雅了。
這話根本傳不到崇禎的耳朵裡,此時軍營內十分嘈雜,就連站在他身旁的北鎮撫司指揮使都聽不清楚他說了些什麼,更彆提那些關寧軍士卒了。
“發軍餉!”
“還有戰後斬首的賞賜呢?”
而且現在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關寧軍雖然鬨得凶,但出來喊的基本都是大頭兵,關寧軍的主要將領到現在還沒一個露麵的。
“如今事已非我等所能掌控,何不借李氏舊威,平定此禍?”
關寧軍不像細皮嫩肉的京營子弟,都是精壯的漢子,個頂個的大老粗。
這不可能是巧合,隻會是提前商量好的。
宋付聞言眼珠一轉,覺得倒是這個理。
李順祖的衣服很好認,在場的眾多錦衣衛都是身著華麗錦服,隻有他是身著便衣。
這個狗東西,還真是睚眥必報!
老子越是不想生事,他越是沒事找事!
在京城腳下,這本不該發生。
“弟兄們看老帥的麵子,讓指揮來給評評理!”
克扣物資、無故抓人,雙方甚至在城門處大打出手,這些情況絕對不是一天兩天了。
彆提袁崇煥和祖大壽這兩個一把二把,鬨成這樣了,能叫出名字的關寧軍官,在這種即將兵變的時候,竟然十分默契的全都消失了。
平定兵變是彆人的事,李順祖對這種渾水沒有半點興趣。
兩人神情一振,連忙異口同聲的道。
“這李順祖,乃是遼東李家的直係,李成梁重孫,李如鬆長孫。”
雖然李順祖知道關寧軍今天不會動手,但現在這個場麵,卻還是比後世電視劇刺激多了。
自從魏忠賢被查辦,廠衛裡能辦事敢辦事的基本都被廢了,現在就是個擺設。
李如鬆長子李世忠戰功平平,其子李順祖恩蔭南司指揮使以來,更是一件漂亮事沒乾過,說李家如今是一代不如一代絲毫不為過。
李順祖漸漸下定決心,穿過人群,快步走到高台上,雙目微凝。
這種事,自然用不著他們親自下場。
萬曆二十六年,李如鬆率三千遼東鐵騎輕裝搗巢,卻被蒙古數萬騎兵圍困於撫順渾河一帶,力戰身亡。
這麼大的亂子,這些帶兵的不可能不知道。
史書上隻言片語,很多細節似乎都被有意略過。
幸虧老子知道曆史上這場兵變沒鬨起來,不然還真的要成替罪羊!
沒等說話就被認出來了,李順祖心裡有些詫異。
這些軍兵,多半都有不同的輕重傷勢,但卻沒有得到及時救治。
“說一套做一套,叫我等如何信得過朝廷!”
李順祖微微一歎,感慨於這個時代壯烈的白刃戰。
當然這是馮亮祖的一廂情願,他是特意沒有告訴李順祖,有意羞辱,卻沒想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走了幾步,李順祖頓足停在一人身前。
“弟兄們,都住了!”
至今崇禎二年,足有三十餘載。
要說毫不動容,那是不可能的。
馮亮祖滿臉陰鷙,於他而言,這是完完全全的好事。
想徹底解決此事,就得從根本上下手。
“為什麼讓我去?”
“馮老弟有什麼良策?”
“車公公、宋指揮,我有一策。”
“再不濟,也可讓這李順祖拖延些許時辰,小的派人回去搬請救兵,好控製局麵。”
他上前一步,關寧軍的目光頓時被吸引而來。
都到這個時候了,哪還敢不同意?
車天翔和宋付都沒有任何猶豫,連忙小雞啄米似的點頭。
他正想上前看看,一名軍兵轉頭瞪了一眼,立刻又把他嚇了回去。
以往在曆史上看,此事是因為袁崇煥被執,關寧軍才犯了眾怒,然後遼軍大將祖大壽憤而起營東潰。
“我知道大家這段時間過的不容易,不遠千裡入京勤王,和建奴浴血奮戰,卻沒有軍餉,也沒有賞賜,這的確是朝廷做的不對。”
“這是李帥長孫,如今遼東李家的長子!”
李順祖藏在人群中,一會兒的功夫,倒是把廣渠門之變的脈絡梳理清楚了。
宋付雖然是實權的北鎮撫司指揮使,但卻不是憑能力上來的,他能上來,還和外朝的東林老爺們有些關係,所以沒辦過什麼大案子。
場麵寂靜如斯,似乎都在等著發話。
關寧軍嗚嗚泱泱,刀槍不斷被舉到半空中,閃爍出寒光點點。
宋付聽得直皺眉,不耐煩的說道。
那名兵士走上前來,眼神中雖有尊敬,但更多的卻仍是對朝廷的不滿和憤恨。
馮亮祖這個指揮使,在南司可以當土皇帝,放在北司,不過是宋付的跟班下屬。
李順祖又將目光轉向其他人,隻見到這名軍兵的腿上綁著繃帶,繃帶上滲出血絲,渾身也是多處帶傷,但手上依舊緊握著戰刀。
“車公公、宋指揮,這次的事,我說話能不能算數?”
“王二哥被北鎮撫司抓走了,還說不給五十兩銀子不放人!”
“本官現在不想聽李家這些陳芝麻舊穀子的爛事,你隻說如何解決關寧軍兵變!”
李順祖微眯雙眼,掃了不遠處的二人一眼。
看向馮亮祖,李順祖的神情逐漸陰狠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