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裁!裁!裁!_大明:從遼東將門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章 裁!裁!裁!(1 / 2)

第11章裁!裁!裁!

接下來的幾天,事情的發展和曆史上差不多。

孫承宗連夜入駐廣渠門外遼軍大營,想法很好,但他的到來,似乎對遼軍的穩定沒有起到崇禎預想中的效果。

一夜之間,遼軍大營空空如也,數萬兵馬不翼而飛。

袁崇煥被抓幾天之後,錦州前鋒總兵官祖大壽起營東潰,連帶著他麾下的幾大總兵,數萬精銳遼軍全都直奔山海關仗也不打了,都直接回老家了。

崇禎皇帝又急又氣,忙詔孫承宗飛馬安撫,連發聖旨詔祖大壽回來保衛京師。

孫承宗也確實是沒想到當場被打了臉,祖大壽壓根沒在乎他這個帝師的麵子,居然在他入營的當晚連夜拔營跑了。

睡醒之後,他也是挑了一匹快馬從安定門馳出,星夜追趕祖大壽,打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百官連日上朝,也是風聲鶴唳。

建州女真突然入寇,在畿輔之內殺人放火,大明朝野震驚,就此而來牽引出了各種問題。

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在朝臣之中風起,便是遼鎮以及其餘勤王邊鎮的糧餉物資問題。

崇禎之所以召李順祖平台召對,最大的想法還是省點錢。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拍馬逢迎之術並不是李順祖的個人專利,在朝上這些大臣也都是耍的賊六。

袁崇煥被捉拿後,彈劾他的奏疏雪片一般飛往乾清宮,

古有張巡掘鼠而軍心不變,大明邊軍拿著全國最高規格的待遇,卻連守禦外敵都做不到,尤其遼軍,袁崇煥兩年前誇下海口言稱五年平遼,如今女真人卻在大明天子畿輔之地肆意妄為。

崇禎皇帝對遼軍的不滿日益顯現,召對李順祖、車天翔二人目的為何,現在也幾乎是明擺著的。

大臣們確定了皇帝對邊軍開支甚大的擔憂,就開始爭相表演,圍繞著節省開支群策群力。

首先是左都禦史曹於忭上疏,一奏百官素儉,二奏加重考核罰俸,三奏辨明貪腐廉潔官員,擇優留用。

隨後,都察院禦史劉宗周上奏請開京察。

言官毛羽健、梁子潘等人也都輪番上疏,表明支持京察之議,請汰冗官、冗員。

一場聲勢浩大的京察,似乎即將在崇禎二年的年末上演。

一開始由於站出來的都是大佬,提意見也是兜著來,以場麵話忽悠崇禎為主,論調主要圍繞著裁撤冗員節省開支,雖然有故意拍馬屁的意思,但總體來說也算好事。

但是大佬發完言,下邊的小弟也想喝口湯啊,論調就跟著歪了。

刑科給事中劉懋也想跟個風,但是他的官位不大,不能在諸多大佬之前上奏,等輪到他的時候,該提的都被前邊人提差不多了。

那怎麼辦呢?

於是這貨靈機一動,提了一條歪路子。

即,裁撤驛站!

崇禎許是年方十九,對裁撤驛站的重要性不太了解,聽劉懋誇的天花亂墜,一年能給朝廷節省開支數百萬雲雲,一想還有這好事,當場就一個激動同意了。

提出裁撤驛站的劉懋原地連升三級,從刑科調任兵科,任左給事中,被崇禎委以專辦裁撤驛站之事的權利。

常人用三年也走不完的仕途,這小子一個瞬間就完成了,豈不令人羨慕?

此例一開,朝中上下更是裁聲一片。

崇禎皇帝詔李順祖平台召對,為的其實也就是節省遼軍開支,順便考驗一下這個李家子嗣的真實水平。

跟劉懋因為一句話連升三級這種事一比,李順祖被重新啟用為廣渠門提督實在是芝麻綠豆一樣的小事,根本不足以這些朝堂大佬去擔憂。

不就是想省錢嗎?那就裁吧!

崇禎皇帝十七歲少年繼位誌在中興,恨不得明天大明就在自己手上重新崛起,明顯是被文官們一句句好話忽悠瘸了。

一連幾天的朝會下來,整個大明形勢風雲突變,聖旨一道接著一道,裁軍、裁官、裁員,裁撤全國驛站,崇禎皇帝滿麵紅光、熱情高漲,能裁的全裁了。

崇禎大刀闊斧,力行整頓之事,提出裁撤的官員基本都當場高升,專事專辦。

不久之後,裁撤驛站的消息就會通過驛站傳遞到全國,在西北驛站混日子的李自成同誌一不小心光榮下崗,成了無業遊民,回家還正好發現小嬌妻和好兄弟通奸。

欠了一屁股債,頭頂一片青青草原,工作還沒了,又趕上艾舉人帶著官府來討債,一夜之間,李自成的人生達到了穀底,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

那天晚上,李自成喝了點酒,越想越憋屈,這輩子好像沒一件事是順心如意的。

老子堂堂七尺男兒,怎麼能活的如此憋屈?


最新小说: 留學三年,瘋批少爺跪著求原諒 神朝之上 霧色纏溺 滿朝奸佞:朕的錦衣衛能無限加點 魔法! 香掩雲屏 穿書腰軟小丫鬟,男主們失控沉淪 單騎往天下 一人:龍虎山翻書成仙,擇日飛升 奮鬥者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