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永定門大捷
夜空陰霾密布,蒼茫大地上血流成河,橫屍遍野。
折損的長槍與投矛交相輝映,戰刀半掩在血色的泥土中,在昏暗的曠野中閃爍著微弱的光芒。
餘燼未熄的瓦礫堆中,四處騰起高大的煙柱,旋起滾滾塵土。
數萬遼軍列陣追擊,戰馬嘶鳴。
後金軍如潮水般撤退,遼軍已經全部追擊到盧溝橋外,後金軍在撤退途中不斷丟盔棄甲,損失嚴重。
但滿桂仍舊保持謹慎態度,追擊時保有最基本的陣型,以待奴騎反擊。
“傳我軍令,各營不得擅自追擊,結陣追擊!”
“戰後再行清掃戰場,以此擾亂軍心者,陣斬不赦!”
一匹匹夜不收從滿桂所在中軍奔赴各營,很快穩定了遼軍的整體陣勢。
事實上,後金軍並沒有完全喪失鬥誌,他們在皇太極的帶領下且戰且退,並且後陣建製完整,隻待遼軍有任何亂象,便會立即組織繼續進攻。
遼軍追殺發起多次衝擊,後金軍也發起多次反擊,雙方都很謹慎。
後金軍不想輕易放棄戰果,拋棄輜重擾亂遼軍,放棄屍首旗幟給錯誤信息,或是在小路兩側設伏,各種方法全都試過。
但這些都被滿桂的謹慎一一化解,就算有些許得手,遼軍陣勢未變,後金軍也難以討到其它便宜。
城外雙方漫山遍野的戰鬥從深夜打到黎明,又從黎明打到第二天下午,追擊途中都是互有勝負。
“報!大同、宣府、山東等地明軍晝夜疾馳,正火速來援!”
“大同總兵王樸所部,昨夜已過居庸!”
“宣化副將馬科,今晨已抵懷來!”
“另外山東明軍最快,昨夜已過武清,眼下距我軍後陣不足四十裡!”
皇太極還在想著怎麼打回去,但隻片刻之功,探馬如同走馬燈一般紛紛來報,大明各鎮援軍聽聞遼軍得勝,立刻都是用一百八十邁的速度合圍而來。
皇太極臉色終於變得有些不好看,因為他知道這場戰鬥已經徹底結束了。
這些明軍的確是在用最快的速度趕來,他們不是來參戰的,他們是來混軍功的。
再過幾天,大明各路援軍趕到,北京城他是徹底待不住了。
聽著這些壞消息,阿巴泰、嶽托等後金貝勒大臣也都變得心慌意亂。
有建議立刻怎麼來怎麼回去的,有說馬不停蹄撤出關外的,就是沒有主戰的。
他們雖然自大高傲,但並不是傻子。
在場這些人中除了皇太極,還沒有奢望能入關的,都是打著撈一票就走的想法進來的。
在打這一仗前,這一票已經撈夠本了,足夠回國穩定國內,把今年的饑荒問題徹底解決,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留下來等著被合圍嗎?
聽他們你一言我一語,都是要趕緊跑路,皇太極也沒說話。
因為他知道,此時的國內還並不完全是他一個人做主,至少另外三個貝勒代善、阿敏和莽古爾泰,都與皇太極平起平坐。
阿敏和莽古爾泰,就是頭兩個跳出來建議立刻退兵出關外的。
而且兩人對皇太極非要打這一仗,頗有些不滿的情緒。
在阿敏說來,永定門一戰前就已經撈夠了,應該帶著得到的物資和人口退出去享福,而不是在這打什麼永定門,北京城是那麼好打的?
現在倒好了,什麼都沒得到,還被迫放棄了不少擄掠的人口物資,戰死了許多的勇士。
皇太極死死盯著阿敏,眼神中大有殺氣,但他什麼也沒說,隻是轉頭下了撤退的命令。
他也知道,畢竟這一仗是在他的力主之下打輸了,各鎮援軍也已經馳援而來,在幾日內就將到達北京城下,根本無法徹底殲滅遼軍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