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朱怡炅還專門定下至少要過童生才能報名應考的規矩,尤其會試更是得有舉人功名。
所以,在八股文水平上,這些考生總歸是沒啥大問題的。
divcass=”ntentadv”而隻要八股文沒啥大問題,以這次會試的寬鬆程度來看,基本考中難度不大。
會試結束,禮部官員隻用兩天時間就閱完了卷子。
除去個彆寫的實在太爛,牛頭不對馬嘴,甚至還反對朝廷時政的憤青,剩下幾乎大半通過。
通過人數高達三百四十八人,其中三十二人為明算科。
這個人數,也就比清順治三年的恩科少了一百而已,就這還是在於參加考試的人數僅有這麼些。
如此可見大明首次登極恩科到底是有多麼寬鬆了。
不過,事實上也就這麼一次了,後麵的秋闈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甚至到後頭,朱怡炅還打算逐步取消廢除這些士子們的偽清功名。
這次來的姑且都算是心向大明,認就認了,而後麵那些再應考的牆頭草,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
會試放榜。
僅僅隻給了考生們兩天時間準備,之後便要入宮參加最後的殿試。
雖然會試隻要過了,就不會落榜,無非就是排名次的問題。
但這前三甲可得殿試欽點,馬虎不得。
而且這殿試考的可就真是策論時政了,還是皇帝親自出題。
兩天一晃而過,殿試當天。
朱怡炅終於難得放了一天假。
呸,雞毛放假。
他不僅要來親自監考出題,還得事後閱卷排名次,跟回去批奏本幾乎沒什麼區彆。
沒辦法,題是他這個皇帝親自出,他不閱卷誰來閱?
好在這個昔日的兩江總督府確實足夠大,即使容納三百人的進士考試,也能裝的下。
三百多人就這麼坐在大殿裡,聽著朱皇帝出題開考。
朱怡炅也沒客氣,開題就問:論大明對偽清,強在何處,弱在何處,又如何自處?
這題目一出,在場考生皆是渾身一怔,便是一旁的禮部督考官,還有強行跟著來監考的內閣首輔王禮剩下兩人都被罵回去了)也愣了愣。
這題目隻一聽,都不用仔細琢磨,便知道不簡單啊!
很明顯都不是現在這幫考生能答上來的。
不過朱怡炅出這道題,很明顯也不光想看看考生們的表態,同樣也是在摸這些考生的底。
雖然大概率答不上來,但若是能答上來,且答得好,同樣也是前途無量啊!
王禮眉宇一挑,沒有言語,禮部督考官見首輔王禮都不講話,想了想也沒開口,就這麼順其自然。
隻是苦了下麵的考生,個個抓耳撓……當然是不可能的,畢竟讀書人,斯文很重要,但皺眉苦思卻還是有的。
汪景祺手裡提著毛筆,同樣頭大得很,冥思苦想片刻,還是決定發揮自己看家本領,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文章。
寫完以後,好不好不知道,但肯定不會得罪皇帝。
殿試時間過得很快。
約莫一個時辰後,一行三百多考生跪拜離場,禮部督考官上前收卷。
才一出去,汪景祺感覺整個人都有些發虛,這是心裡沒底,往周圍一看,個個愁容滿麵。
還好,大家都不會……
這也沒辦法,誰讓朱皇帝出的題太過疑難,眾人完全沒啥頭緒。
寫那些大道理,不僅空洞不說,還沒有新意,彆說拔得頭籌,便是脫穎而出怕是都做不到。
事實也正是如此。
朱怡炅這次倒是每張卷子都看了,前麵批奏本批了那麼多,這卷子寫的什麼還是能姑且看得懂。
看了三百多人的卷子,朱怡炅隻得出一個結論:這寫的叫什麼玩意兒?
不過想了想倒也對,畢竟這些人就是一群最尋常不過的文人士子,連官都沒當過,又怎麼可能能有多少見的?
畢竟,能像鄔思道那樣考試一比吊糟,但玩起政治牛逼哄哄的人還是太少了。
但也無妨,朱怡炅本就沒打算能從此次恩科裡得到多少人才,這次恩科更多還是為了政治宣傳,能撈到人才再好不過,撈不到也無妨。
朱怡炅按著慣例欽點了前三名,剩下的卷子也懶得排名了,反正都一個樣,索性全交給禮部自己決定。
看來大家還是喜歡看主角打仗的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