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鹽政分立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07章 鹽政分立(2 / 2)

便是乾隆在兩淮鹽引案上抓到了機會,也隻能趁機敲詐一筆,而無法將這些鹽商一網打儘。

divcass=”ntentadv”就算真要動刀,至少也得等鹽政新法完全搭建和運轉起來。

鹽政改革的事情敲定,朱怡炅又例行與內閣六部的官員討論了一番大明朝的時政,隨即這才宣布散會。

今日的禦前會議結束不久,原戶部右侍郎陳章金便升官了。

朱怡炅直接大筆一揮,下旨設立鹽政總司衙,大明全國鹽務至此便全部交由這個鹽政總司衙總管。

而陳章金也從原來正三品的戶部右侍郎,升官成了從二品的鹽政總司衙鹽政副使。

這是朱怡炅新設的官職,包括整個鹽政總司也都是新設的。

與樞密院相同,最高官員暫定為一個正使,一個副使。副使品級從二品,正使為正二品,比起內閣大學士的正一品低了兩級。

鹽政總司雖是從戶部分出,卻並不掛靠內閣管轄,而是直接改為皇帝直轄。

事實上,現在除了傳統的內閣六部外,凡是新設的朝廷官衙,已經全都不歸內閣管轄了。

不僅如此,秘書閣作為實質意義上的大明軍機處,同樣在不斷分化內閣之權。

鹽政總司雖是初立,僅有陳章金一個鹽政副使,正使暫時未設,但陳章金卻是絲毫不慌。

這些鹽政機構其實本來就有,隻不過原來大明初立,所以並未有專管鹽政的行政機構。而鹽政又涉及到了大明的錢袋子,所以才是由戶部這邊吸收並入成了下屬機構。

這也是為啥是由陳章金這個戶部右侍郎來做這個鹽政副使,因為他本來就是乾這個的,左侍郎官職更高,且基本屬於戶部二把手,轉過來的話隻能算平調。

陳章金新官上任第一天,先是仔細梳理了一遍下屬的鹽政衙門。

而這時的鹽政衙門,主要分為三類:海鹽、井鹽、池鹽。

其中,大明所占的省份,其實都屬於海鹽,即兩淮、兩浙、福建三大鹽政衙門,全稱叫都轉運鹽使司,最高官職為都轉運使,從三品。

其中兩浙轉運使是在雍正四年被裁撤的,所以現在還在。而兩淮轉運使日前剛被第七軍拿下,這揚州鹽商就是屬於兩淮轉運使下轄的鹽商集團。

另外還有林俊所在的廣東,同樣也是屬於海鹽鹽政。

而池鹽、井鹽主要分布於陝甘、湖廣、雲貴川等地,大名鼎鼎的自貢鹽商就是井鹽。

大明的鹽政衙門繼承自偽清,所以下麵的官僚體製整體還是比較完善的。

大體上,地方上的鹽務官可分為專職官與非專職官兩類。

專職鹽務官均設置在產鹽區,主要有巡鹽禦史、都轉運使。

下設的分司官有:運同、運副、運判、提舉。

其下為鹽課大使,設於各鹽場或鹽井、鹽池。

有的地區還會設鹽掣同知、鹽引批驗所大使、巡檢。

此外,都轉運使、管鹽道衙門中又設有首領官、雜職官。

管鹽道就是非專職官,不僅設於產鹽區,非產鹽區也多有設置。

而巡鹽禦史,全稱巡視鹽政監督禦史。

禦史為五品官,但巡鹽禦史屬於欽差,身份地位比較高,是從三品的都轉運使的上司,這是偽清特殊的官製現象。

巡鹽禦史起初是由都察院的監察禦史、給事中開列上報皇帝選任。

隻是,由於巡鹽禦史總掌一地轄區鹽務政令,是該地區的最高鹽務長官,連地方上的都轉運使、管鹽道都是其下屬。

權力實在太大,但其又不屬於地方官,沒有管轄地方的責任,地方文武官員也不是其屬下。而疏銷鹽引又是靠著基層的州縣,巡緝私鹽也要倚仗地方武弁。

因而巡鹽禦史在疏引、緝私以辦鹽課方麵往往會與地方官發生衝突矛盾,到了康熙後期,清廷實在受不了了,乾脆就將巡鹽禦史逐漸改為地方督撫兼任。

所以,陳章金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優先將三大鹽政衙門,全部從地方上徹底剝離出來。

原來的督撫兼任巡鹽禦史,讓地方與鹽政勾連太深,必須要明確分開。

朱怡炅給陳章金的工作要求唯一條。

鹽政是鹽政,地方是地方,二者不可混為一談。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在詭異整容app裡封神 玄女蘇瞳彩 渣爹彆哭了,媽咪去吃國宴了 終焉神戰 我的轉生不對勁 長公主要造反 東北邪乎事兒 錦帳鎖歡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殺瘋了 開局扮演惡雌,獸夫紛紛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