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伊孚九
寧波府,鎮海縣。
一處茶樓。
“孚九兄,你覺得,陛下此番開海能開多久?”一個文人打扮的年輕人對著對座之人問道。
對座之人名喚伊海,字孚九桴鳩),今年雖隻二十五歲,卻早在兩年前,便已主持過家中船隊往日貿易。
且,其在書畫一道也是造詣非凡,對麵這個與之說話的年輕人,便是遊玩書畫時交的好友,名曰林晉,字敬之。
伊海滿臉無奈:“敬之兄,你跑來問我,我又怎麼知道?”
林晉卻是不饒:“孚九兄,此番出海可也有你伊家參與,伱伊家又是浙江的大海商,能聽不著一點風聲?”
“敬之兄,你就饒了小弟吧!小弟是真不知道……”
伊海有些疑惑問道:“而且,敬之兄,你不是一向心係仕途,怎麼突然關心起這商賈之事了?”
林晉聽罷,歎了口氣說道:“不瞞孚九兄,此事還是在於南京那位……家父也是無法,便想看看這風向。若陛下當真開海,那說不得這就是第一杯羹啊!”
伊海沉默片刻,歎道:“……林家主果真是有魄力的。”
正說著,伊海的隨從急匆匆跑回來。
手裡還拿著一份大明邸報,說道:“少爺……邸報……邸報買回來了……不過裡頭的官爺說往期賣完了,隻有最新一期……”
“先喝口水,我來看看。”
伊海接過邸報,才看幾眼,瞬間大驚失色,脫口而出:“陛下聖明啊!”
林晉好奇:“怎麼了?孚九兄。”
伊海說:“敬之兄,快,你也看看。”
“我來看看……聖祖之名德不配位,國史院重擬廟號昭宗,諡順皇帝……嗬嗬,確該如此!”
林晉同樣笑道:“偽清果真異族出身,就算融入漢邦,終究改不了骨子裡的蠻夷之性,這聖祖是他們能起的廟號嗎?德不配位,說的好啊!”
聖祖這個廟號,在曆史上除了康熙,僅出現過兩次,一個唐聖祖李耳老子),一個宋聖祖趙玄朗。
前者是道教祖師爺,後者更吊,乃是軒轅黃帝轉世趙家虛構),天生神人。
僅這兩次,注定聖祖這個廟號隻可能給神靈性質的進行追封。
至於雍正到底是秉承著什麼樣的想法追封康熙為聖祖,就不得而知了。
“敬之兄,不是這個,你看後麵?”
“後麵?”
林晉往後一看,然後便看到皇帝居然下旨民間商船凡進口暹羅稻米,一律免米)稅。
這下,他是理解自己的好友伊海為何要高呼皇帝聖明了。
實際上,此番回港的海商,基本都或多或少采購了些暹羅稻米回來。
不僅僅是因為暹羅米賤,還是在於他們不知皇帝的用意和態度。
這些采購回來的稻米,便是海商們的投名狀。
卻不想,皇帝居然有如此魄力,會下這樣的旨意。
要不是這是從邸報上來的,他們都要懷疑有人在亂發謠言,意圖作亂了。
這可是免稅稻米啊!
來回轉手一賣,哪怕聖旨同樣限定了市場米價,那也大有賺頭了。
不行,得趕緊回去報與父親,他們能買到邸報,其他海商也能。
寧波港應該是最早知道的那批,必須早做決斷,要不然晚了,怕是連湯都趕不上熱乎的了。
“孚九兄……”
“敬之兄……”
二人相顧無言,隨後離開茶樓。
至於開海能開到什麼時候?
還用問嗎?隻要大明不衰敗,這開海便可一直維持下去。
跟上這個風口,就能富貴,跟不上……
伊孚九,這位原來的渡日四大家,靠著一手出色畫技還成功與倭國大名搭上了線。
現如今,卻是因為朱怡炅的突然崛起要去改行賣泰國香米了。
……
九月,寒露。
南京城。
皇宮,禦書房。
“淅淅瀝瀝……”
屋外下起綿綿細雨,朱怡炅抬頭看了一眼,便又繼續批起桌案上的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