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大局初定
一夜激戰。
清軍大營外圍隨處可見燃燒留下來的廢墟,不少戰馬倒在地上,有些在哀鳴,有些已經咽氣。
哀鳴的那些渾身是傷,且不說救不救的回來,救回來了也很難再當戰馬。
明軍士卒一麵收斂大營中的屍體,一麵仔細甄彆那些清軍帶過來的北方戰馬。
傷重的就地砍殺吃肉,傷勢輕的則安排專業的軍中獸醫進行救治。
這年頭養一匹戰馬可是金貴的很,甚至比養活一個尋常士兵都燒錢,除了草料還得喂食豆餅等糧食,要不然戰馬就得掉膘。
就算救活了大不如前,也總比明軍自用的西南矮馬強多了。
整個清軍大營,真正被明軍俘虜的清軍不到一萬,且小半都是綠營,剩下的才是八旗清兵。
而光是大營裡發現的清兵屍體就超過了萬人,不全是昨夜炸營的傷亡,還有不少都是摸黑逃路互相殘殺的。
都那種時候了,誰還管是不是友軍,誰敢擋著他們逃命,那就抽刀子砍。
光是清兵屍體的掩埋,就廢了明軍不少精力。還要幫著大營救火,搶救糧草以及馬廄裡的戰馬。
丁綱的運氣不算太差,雖然大戰沒能繳獲多少戰馬,但馬廄裡倒是還有不少戰馬。
這些戰馬雖然也發生了一些騷亂,但由於被韁繩牽絆著關在馬廄裡,故而並未死傷多少。
而張文煥是被親兵帶著逃跑的,也壓根沒那個空閒去焚燒糧草和放跑戰馬。
不過,也得益於張文煥及時跑了。
清軍可是還有八千索倫兵未動,這些索倫兵的紮營地並不與主營一起。
反而是靠在邊上,對於主營這邊發生的異常,那些索倫兵同樣早就察覺了,隻是苦於沒有命令。
張文煥逃出大營以後更加不敢冒險,先是徑直奔向索倫兵的營寨,將八千索倫兵外加逃跑時收攏的一些“雜牌軍”,全部帶上就往北方逃跑。
這時代的索倫兵還不到滿清中後期那麼鼎鼎大名,雖然也有戰鬥力,但康熙對其評價也就是一個“還行”。
且,康熙朝的索倫兵也的確沒什麼亮眼的戰績,唯一稍微露臉的,也是幾千索倫兵被幾萬準噶爾大軍包圍,然後死戰不降、全軍覆沒。
嗯……雍正也隻是對西北軍不完全放心,這才將索倫兵從關外調進來,算是平衡一下。
索倫兵真正成名,還是在於雍正七年給索倫兵配發火器,使其變成火器化軍隊,極大增強了索倫兵戰鬥力。
再加上索倫兵悍不畏死,其餘滿清軍隊的快速腐化,索倫兵才逐漸脫穎而出。
然後,乾隆痛斥索倫兵數典忘祖,將他們的火器收繳,勒令其不準再用火器,應該注重騎射。
楊恭親領主力渡河進入清軍大營,戰鬥早已結束,明軍士卒正在集中掩埋屍體,防止爆發瘟疫。
而經過清點,大營裡的清兵屍體已經超過一萬,多數都是死於清軍自己的刀,真正死在明軍手裡的不到三分之一。
該說不說,炸營是真的可怕。
再算上俘虜的一萬清軍,還有近萬清兵失蹤。
多半是跑了,不過跑也跑不了多遠,因為他們沒有糧食,真跑起來能活著就算不錯了。
明軍這邊除了傷亡以外,也有不少失蹤人員,不過都在天亮的時候陸續返回。
楊恭先是勉勵了一番麾下將官,並安排記錄官記下眾人的軍功,包括那幾名一手製造了炸營混亂的明軍士兵。
做完了這些,楊恭這才利用繳獲的戰馬,湊齊一千騎兵騎馬步兵),下令叫他們向北追擊。
當然,追可能大概率是追不到了,但還可以充當斥候,打探一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