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建武三年
日本來朝的翌日。
禮部尚書林景裕上奏:“民間請求再開恩科。”
科舉三年一考,凡三年以內都叫恩科。
朱怡炅隻略微思忖片刻,提筆批駁:“不準。”
大明現在不缺官員。
而且,連續兩次開科取士,一次恩科,一次正常科舉,政治效應已經足夠。
該恢複三年一科,而且科考內容也得重新規劃。明算科、進士科的比例難度,都要重新調整。
林景裕似也知曉再加恩科不太合適,所以還說了另一件事:“請重開各省官學。”
這官學是前明就存在的,顧名思義,就是官辦學校,明清多數秀才便出自官學。
廩生同樣也是出自官學秀才,即吃官家糧的秀才生員。
此外,還有增廣生、附生。
朱怡炅這次沒有批駁,細細思忖後批複:“容後再議。”
官學可以重開,但得按著他的章程走。肯定不能再像先前那樣,純教四書五經,明算是一定要加的。
此外還有諸多細節,這事還得跟內閣那邊細細商議,從長計議。
把禮部的拿下去,又隨機挑出一本,略一翻看。
朱怡炅隨即招來內閣眾人。
“官員薪俸內閣已經重新擬定了?”
王禮拱手:“已全部擬定,正要交於陛下過目。”
說罷,遞上一封詳細奏本。
朱怡炅接過仔細翻閱,內閣確實是下了功夫的。
整體薪俸擬定上,上層官員基本薪俸增加幅度不大,主要是四品以下官員,年俸普遍抬高一大截。
舉個例子,新製的正從七品官員年俸為90兩,祿米45石,為滿清整整兩倍。
滿清如今可還沒有養廉銀。
而說到官員薪俸,就不得不提一嘴前明了。按製,前明正從七品年俸200石,鈔60貫。
看起來好像都比滿清多,但不是這麼算的。
先說祿米,就假設年俸200石的前明,不發寶鈔,都發祿米。
而前明豐年1兩銀可買12石,欠年7、8石不等,以每兩10石來算,年俸200石相當於年薪20兩。
再算上寶鈔,這玩意兒壓根不值錢,早在永樂年間就已經被小judy連年征戰,給差不多玩成了廢紙。
直到嘉靖朝,寶鈔製度已經基本崩潰。
所以,就算按最好的算,前明薪俸曆朝最低也並非空話。
朱怡炅自然不可能像老朱那樣,又想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
“做的不錯。”朱怡炅點頭,給出了中肯評價。
如今財政寬裕了,那給官員加薪,既是讓官員維持必要的體麵,也是為了減輕貪汙現象。
前明早期不少貪汙,便是在於官員薪俸太低。
連飯都吃不飽,家裡也沒有餘錢,那對這些人而言,這官做的還有什麼意思?
現在可還是古代。
不過,現在給官員們漲工資,甚至吏員薪俸也有增加,那要是還再行貪汙,可就休怪皇帝的刀太快了。
朱怡炅說:“待至明年年初,便正式推行下去吧!”
“臣遵旨。”
……
時間不知不覺,春節到了。
這也代表大明建武二年、滿清雍正元年終於結束了,大明正式進入建武三年。
雖從紀年來說,大明現在是建武三年。但自永和元年始,至今應是第四年了。
日本使節團早已帶著冊封聖旨與隨行官員歸國。
臘月三十這一天,朱怡炅按著前兩年的管理,於皇宮偏殿召開國宴,宴請文武。
這次,不僅國宴上的菜肴更加豐盛了些,山珍海味自不必多言。
各方前線將士,也已由戶部出資,發去了皇帝的賞賜慰問,還有最實在的餉銀發放。
大明朝廷財政最拮據的時期已經度過去了,去年年末也沒再爆發什麼大災大難,天災也基本都在可控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