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孔聖公
何向明、唐同江被堵在台莊台兒莊)且先不提。
周海忠率軍拿下沂州,楊恭也順勢打下歸德府。
於可成則渡河北上,快速拿下了戰略要衝南陽鎮。
看似戰果不大。卻是瞬間將運河沿路的兗州、濟寧進行分割。
兗州南部諸縣不僅陷入孤立無援,而且還直接與明軍地盤接壤,並被明軍三路實攻包圍。
如此局麵下,這些縣城要麼很容易易幟投降,要麼就是內部叛亂奪城獻降。
不可能會有什麼聚兵死守,一般死守那都是在還有騰挪餘地的情況下。現在這樣,還拿錘子去守。
就算縣令想要死守成就自己的“忠臣美名”那些百姓鄉紳也不會讓其得逞的。
卻說歸德府這裡。
楊恭打下歸德,秉持著一貫的兵貴神速,旋即率軍渡河北進,兵分兩路分彆攻取單縣、曹縣。
雖然明軍是兵分兩路。但兩路大軍分彆單拎出來仍有上萬之眾。
單縣距離魚台縣本來就近,又聽聞上萬明軍打過來,哪敢抵擋,當即望風而降。
隔壁的曹縣亦是差不多,隻不過這位曹縣縣令卻是“忠臣”,自覺難以頑抗。
明軍兵鋒未至,便於縣衙自焚而亡,縣中典史匆忙帶領百姓好一陣救火,才沒讓火勢從縣街蔓延出去
兩路明軍於兩縣稍作休整,又留駐少量兵力作為留守,隨即分彆渡河,直取城武成武)、定陶二縣。
城武縣令聞訊易幟,定陶縣令卻是先一步誘殺意欲投降的典史、主簿,又將城中那些準備倒向明軍的鄉紳全部抄家。
得到錢糧以後立馬犒貧勞軍,並打開縣衙武庫,成功募兵三千。
但這沒用,不說三千民兵就是三千滿清西北八旗都擋不住第一軍的兵鋒。
明軍甚至連紅衣大炮都沒用,隻是以尋常陸戰火炮一輪炮轟下去。
定陶縣城頭的青壯民兵便一哄而散。
定陶縣令眼見大勢已去,旋即從城樓一躍而下。
明軍在定陶縣完成合兵,隨即北上奔襲曹州(菏澤)。
整場戰爭走向,從開始便一帆風順,甚至正兒八經的攻城戰都沒打過,野戰更是一次也無。
就連兗州南部的戰略要地滕縣,也在明軍分割兗州後,在大軍合圍壓力下易幟請降。
沂州的費縣、蒙陰、沂水、莒州莒縣)、日照諸縣不是改旗易幟,便是官吏士紳聯手起義,囚禁甚至殺掉縣令奪城投降。
周海忠甚至還有餘力沿著沭河,分兵去把青州府南的諸城縣也給奪了。
……
整個山東南部,近乎全部失守。
如此大的動靜,清軍自然不可能察覺不到。
直隸總督李衛迅速做出反應,親自調派八千精兵先行南下,同時快馬加急向北京的雍正皇帝通報山東軍情。
等雍正得到消息亦是大為震動,明軍竟然這麼快就出兵了。
雍正也隻能提前出兵,原定的六月出兵,西、北兩麵夾擊的計劃直接破產。
好在雍正手上還有十五萬西北精銳邊軍,以及十萬直隸八旗。
主帥覺羅滿保親領直隸大軍南下山東,去圍堵截住北上的明軍。
而雍正則領著張文煥這個副帥老將,禦駕親征親領十五萬西北邊軍,外加五萬直隸八旗,湊足二十萬大軍進兵河南。
山東地形屬於一半山區,一半平原。尤其山東北部大半,幾乎都被山區地形覆蓋,僅有南部、東部部分地區是平原。
肯定是不適合打決戰的,決戰隻能去河南打,要不然光是滿清的數萬騎兵就很難衝起來。
雍正雖然軍事能力堪憂,但其並非昏君庸主,知道要把不擅長的事情交給擅長的人去做。
覺羅滿保是文官出身,雖也能領兵打仗,還平了河南、山東的叛亂,讓其去山東圍堵北上明軍綽綽有餘。
而統領桀驁不馴的西北邊軍,還有那數萬精銳騎兵,肯定還是得張文煥這等出身西北軍的沙場老將來。
至於年羹堯則被雍正留在了西北,遏製住羅卜藏丹津向陝甘擴張,同時盯著嘉峪關外的策妄阿拉布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