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響亮持久不息的歡呼聲,很快就傳到城下孫桓的耳中。
當聽到城上漢軍在歡呼的內容後,孫桓整個人是顯得極為茫然的。
可基於一位將領的基本反應,孫桓還是第一時間將頭轉向後方。
這不看還好,一看孫桓整個人更加茫然起來。
從孫桓的視線中望去,這一刻遠處的山林間,好似漫山遍野皆是天策旗。
孫桓不知道,為何突然天策旗會遍插在己方的後路上。
孫桓更不知道,糜是不是來到了公安城外。
但有一點孫桓可以確認。
那就是當城上的歡呼聲響起來後,下一刻比方才更為密集的箭雨,頓時來到眾多吳軍的頭上。
箭雨無差彆覆蓋之下,吳軍死傷甚重。
吳軍原本迅猛的攻勢,被這波箭雨成功的遏製下來。
很明顯,漢軍萎靡的軍心,這一刻重新煥發出生機。
如今漢軍的士氣,甚至比前幾日更要強上數倍!
攻城的吳軍中,不止孫桓一人感到茫然。
就是其他吳將,在遙望到了後方的天策軍旗幟後,他們的反應也變的木訥起來。
這不搞笑嗎?
自己在那裡浴血奮戰,想著一舉奪下公安城。
結果打著打著,公安城的城門還沒摸到,自己的後路卻被斷了?
這樣的仗,千百年來也是極為少見的吧!
而在茫然之後,很快疑懼的情緒在眾多吳軍的心中產生。
當吳軍心中有這種情緒產生後,證明著今日的攻城戰,他們已經取得了失敗。
幸虧就在孫桓及其他吳將不知所措的時候,後方大營內傳來了鳴金聲。
鳴金聲是刺耳的,況且鳴金聲代表著撤退。
若是以往,熱血青年孫桓聽到鳴金聲時,肯定會憤怒不已。
“吾等正欲死戰,大將軍何故鳴金?”
但這一刻,孫桓心中卻沒有這個想法。
孫桓如蒙大赦般,帶著剩餘的吳軍快速朝著後方退去。
孫桓撤軍的速度,甚至比剛才他進軍時還快。
吳軍的狼狽撤退,又引起城上漢軍的陣陣歡呼。
漢軍的歡呼聲中,帶著顯而易見的嘲笑。
隻是這時,孫桓卻沒有心情關注這一點。
在近乎渾渾噩噩般回到大營內後,孫桓立刻就被陸遜召往他的大帳中。
在孫桓朝著陸遜大帳前進的時候,孫桓察覺到,大營內彌漫著濃鬱的人心惶惶的氣氛。
有許多吳軍在奔走驚呼著一句話:
“糜郎至,無所歸。”
聽到這句話的孫桓,下意識渾身打了個寒顫。
而當孫桓進入陸遜的大帳內,他才發現,原來不止是外麵的普通士卒感到驚慌。
陸遜的大帳內也早就亂作一團。
無論是身份貴重的步騭,還是性情驍勇的朱桓,亦或是向來以性情溫和聞名的諸葛瑾,這一刻他們都在臉紅耳赤的爭吵著。
而他們爭吵的焦點隻有一個――那就是在州陵失陷的情況下,他們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隻是這樣的大事,是爭吵就能吵出結果的嗎?
爭吵隻會無限放大人心中的驚懼與煩躁而已。
被多人爭吵聲煩的受不了的陸遜,最後直接一巴掌拍在案上,並大聲喝道:
“賊軍尚未來襲,難道你們就要自亂陣腳了嗎?”
陸遜的大喝聲是有效果的。
在陸遜的大喝下,正在爭吵的那幾人大吳勳貴,陸續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坐下來。
而當他們坐下來後,大帳內頓時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寧靜中。
誠然,嘈雜的環境不利於穩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