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_糜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糜漢 > 第二百零九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

第二百零九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1 / 2)

當曹真從那幾位小臣口中得知劉協的那句“魏王可自為也”之後,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其實正如劉協所想的那般,哪怕他不同意,曹丕也有辦法通過禪讓的方式,開創一個新的王朝。

但是劉協畢竟是如今天下間的主人,如果他強硬拒絕的話,總歸是不美的。

現在劉協的這句話雖然不是表示讚同,但至少是默認的態度。

這個態度就已經讓曹真滿意了,這說明劉協在接下來需要他的時候,會乖乖配合。

曹真馬上命人將這個消息,快馬報給在宛城中的曹丕。

許都原本屬於潁川郡,潁川郡與南陽郡相距不遠,所以數日之後,在宛城中的曹丕就收到了這個消息。

得知這個消息時,曹丕並無意外。

隻是既然現在劉協已經妥協,那麼他沒有理由再遲疑。

本來按照曹丕一開始的規劃,他是不會這麼快就開始改朝換代的,他本來還想再等一兩個月,但是司馬懿的話提醒了他。

司馬懿認為現在劉備勢大,現在荊益兩州正在休養生息中,不會輕易發起大戰。

而江東又在公安一戰中被糜暘打的元氣大傷,至少數年內不用擔心孫權北伐。

若是曹丕不趁這個時機,加快代漢自立,將治下的所有大臣,徹底與大魏綁定在一起。

一旦等劉備恢複元氣北伐,那時漢帝尚在,一些搖擺不定的臣子也許會在後方搗亂。

到那時就容易讓曹丕陷入腹背受敵的狀態。

暫無外患,先斷絕內憂!

在聽完司馬懿的建言後,曹丕才下定決心,加快代漢的進程。

在原來的曆史上,曹丕是今年十月開始將受禪的舉動擺到台麵上的。

曆史上劉備遭孫權偷襲失去荊州元氣大傷,而孫權有向曹丕稱臣之意,在這種情況下,曹丕當然有時間慢慢扭捏。

但是如今劉備的勢力沒有損傷反而進一步擴大,曹丕稱帝的舉動自然也要相應做出改變。

反正早在曹操在世時,就將曹丕代漢稱帝的一切準備都做好了,曹丕要做的隻是發出那個命令而已。

隻是雖然曹丕心急,但是三國不同於後世的南北朝,這時代的人大多是要臉的。

曹丕亦不是不知禮數的蠻夷,所以有些門麵功夫還是要做的。

不久後一騎從宛城中出發的信使就奔入了許都。

在這名信使駛入許都之後,北方各地開始流傳起祥瑞來。

延康元年四月,黃龍見於譙。

延康元年五月,饒安現白稚。

延康元年六月,石邑言鳳凰集聚......

各種祥瑞不一而足,開始從各地顯現。

而在這些祥瑞顯現之後,在曹丕從鄴城帶來的那百餘位大臣中,開始有人率先向曹丕勸進。

一個叫李伏的左中郎將開始向魏王曹丕上疏,借用各種典故勸進曹丕稱帝。

曹丕在收到李伏的上疏之後,將李伏的上疏公布於眾。

他當眾向眾臣強調,他是薄德之人,絕不敢有僭越之心。

但是麵對著李伏的勸進大逆之舉,曹丕卻並沒有處死他。

在曹丕釋放出這個信號之後,宛城中的一眾文武大臣哪裡還不知道曹丕的心意。

於是第二封勸進書立馬來至。

這次勸進的大臣數量一下子增多。

署名的就有侍中劉廙、辛毗、劉曄、尚書令桓階、尚書陳矯、陳群、司馬懿、給事黃門侍郎王毖、董遇等一百餘位。

在群臣的第二次勸諫之下,曹丕親自撰寫文章駁斥這些眾臣,讓他們不要侮辱自己的忠心。

曹丕文采非凡,他所寫的拒絕文章情真意切,令人看了簡直落淚。

而就在曹丕第二次駁斥群臣的勸進之後,更多的大臣開始聯名上書曹丕稱帝。

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大臣總共進行了九次勸進。

雖然曹丕對大臣的這九次勸進都進行一一拒絕,但曹丕越拒絕,勸諫曹丕稱帝的大臣就越多。

隻是在曹丕一邊拒絕的過程中,大臣一邊都已經幫曹丕將受禪日期都定好了。

甚至許多大臣都已經開始著手修建受禪壇。

更可笑的是,從第五次勸進開始,群臣已經公開稱呼曹丕為陛下。

單單看這方麵,旁人不知道的還以為曹丕如劉協一般乃是傀儡君主,連手下大臣悖逆的行為都無法阻止。

而就在眾臣在向曹丕勸進的時候,劉協的禪位詔書亦如期來到了宛城中。

麵對著劉協的禪位詔書,曹丕第一反應便是“謙恭”地上書辭讓。

在曹丕第一次辭讓之後,劉協在之後又分彆下詔進行了三次禪位。

劉協的前三次禪位詔書,曹丕無一不進行辭讓。

但在麵對著劉協的第四封禪位詔書時,曹丕停止了辭讓的行為。

“朕在位三十有二載,遭天下蕩覆,幸賴祖宗之靈,危而複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數既終,行運在乎曹氏。......

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故唐堯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無窮。朕羨而慕焉,今其追踵堯典,禪位於魏王。””

看著劉協最後一封禪位詔書中的內容,曹丕知道他不能再辭讓了。

於是乎,曹丕下令王駕啟程前往許都。

既然不準備辭讓,那就接受天命吧。

...

在許都的景福殿內,漢禦史大夫張音正帶領著一些甲士,看著眼前的大漢皇後曹節。

就在今日劉協召集許都中的公卿重臣,在他們麵前任命禦史大夫張音,持節奉皇帝璽綬前往城外的受禪壇,代替他將皇帝的寶座禪讓給曹丕。

在劉協的詔令下,張音在朝議結束之後便當即趕往了景福殿,向曹節討要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乃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命李斯取藍田玉用小篆雕刻而成。

玉璽正麵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

後秦朝滅亡後,傳國玉璽為劉邦所得,在得到傳國玉璽後,劉邦在稱帝之時將它定為皇帝的象征信物。

在大漢四百年的統治下,傳國玉璽早已經成為了華夏人民心目中,代表皇權的信物。

若稱皇帝者而無傳國玉璽,那就不是正統。

因為傳國玉璽的重要性,所以張音在前往受禪台前,務必要先取到此物。

隻是在那日從劉協口中得知真相之後,曹節就一直將傳國玉璽放在身邊。

無論之前曹丕派多少波使者向她討要,曹節始終都不將傳國玉璽交予曹丕的使者。

今日是曹丕受禪稱帝的日子,張音知道不能再拖了,傳國玉璽今日一定要拿到手。

張音見曹節還是一副不想交出傳國玉璽的樣子,他無奈之下隻能命令甲士上前。

看著甲士一步步逼近,曹節的臉上已經布滿淚水。

她知道她再也守不住,這大漢最後的天命了。

在悲痛之下,曹節看著手中傳國玉璽上刻著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她不禁疑問,既然大漢是受命於天,那為何上天不派人來守護大漢呢?

隨後曹節怒目看向張音,她先怒斥了張音一番,然後用力地將傳國玉璽扔向張音。


最新小说: 可惡,這個輔警異常的強 鬼作家 歡迎來到畫卷世界 和老婆一起重生了,我直接選擇退婚 重生:兼職給祖宗燒點貨 人在亂世:我靠打獵成為臥龍 寒門狀元路 說好的神醫,怎麼又成詩仙了? 從公爵之子到帝國皇帝 大唐躺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