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章武元年十二月,張遼率領三萬曹魏中軍,終於到達偃城之外。
張遼的大軍大約是十一月中旬從宛城出發的,本來按照正常的日程,張遼在十二月前是可以率軍到達偃城之外的。
但是因為張遼看穿關羽的意圖,所以他采取慢道行軍的策略。
這種策略雖然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張遼的大軍不會受到敵軍的埋伏,但無疑這種策略亦大大影響了他的行軍速度。
張遼率軍到達偃城之外,比當初徐晃花費的時間幾乎多了一倍。
一開始時,對於張遼的這種安排,大軍中就有很多人表示不理解。
儘管張遼是這三萬曹魏中軍的主將,但是一支如此重要、龐大的大軍哪怕曹丕再怎麼放心,他也不可能就讓張遼一人執掌。
所以在張遼出征之時,曹丕派了許多名臣在軍中輔佐。
例如曹魏名臣杜襲便是其中一位。
杜襲,字子緒,潁川郡定陵縣人。
杜襲年輕時被時人讚譽為潁川“四大名士”之一,潁川作為建安初年無數優秀士子的聚集地,杜襲能在其中脫穎而出可見他的優秀。
當然杜襲之所以會享受這種榮譽,與他的出身分不開。
杜襲的曾祖父杜安、祖父杜根很有名氣,乃是桓靈二帝時期的大名士並且都位居兩千石。
論出身,杜襲是根正苗紅的冠帶士族。
後來天下大亂,杜襲避亂到荊州,劉表按賓客的禮節接待他,但是杜襲卻很看不起劉表。
甚至因為一個友人向劉表推薦他,他氣的要和那位好友斷交。
杜襲之所以如此,並不是他有多少遠見看出劉表並非明主。
乃是出身中原冠帶士族的他,他的政治舞台就應該是北方。
這種執念,乃是當世絕大多數士子的共同想法。
因為這種執念,杜襲曆經千辛萬苦逃離荊州於建安初年投奔曹操。
杜襲在投奔曹操之後,曹操便任命他為西鄂長。
那時西鄂縣屬於南陽郡,毗鄰南方劉表,匪賊活動十分猖獗。
杜襲到任後先對百姓先施以恩惠,他遣送老弱百姓各自分散到家鄉從事田間勞動,留下強壯的男子防守縣城。
建安六年時荊州牧劉表派步騎一萬人攻西鄂,在這種情況下杜襲親自率領官吏百姓五十餘人,手持弓箭和石塊與他們合力拚殺。
在這種幾乎是送死的情況下,杜襲以死傷三十多人的情況,臨陣擊殺劉表軍數百人。
雖然後來劉表的一萬大軍得以攻入城,但杜襲竟然能突圍而出。
這一戰,讓杜襲名聲大噪。
於是司隸校尉鐘繇表他任議郎參軍事。後他又獲荀彧推薦,被任為丞相軍祭酒。
曹操在世時考慮到杜襲是軍政雙全的奇才,所以他屢次被曹操付以留鎮重任,例如當年的留鎮漢中及不久前的留鎮關中。
曹丕之所以讓杜襲跟隨在張遼身邊,一是因為杜襲有與南方軍隊交手的經曆,另一方麵便是因為杜襲那亮眼的履曆。
而現今杜襲擔任的正是衛將軍護軍一職。
曹魏與季漢的護軍一職有所不同,因為早年曹操被許多人背叛過,所以他對於異姓將領很不放心。
每當異姓將領單獨統兵時,他都會派遣一名護軍跟隨在那名異姓將領身邊。
因為曹操最早設立護軍一職的目的不單純,所以杜襲的護軍類比法邈的護軍,權力可謂是大的多了。
法邈護軍的主要職責是察舉將領不法事上奏,有的是監察權,他要想對某些犯罪將領進行處罰,還需要上報糜暘。
但是杜襲的護軍在特殊情況下,是可以直接奪取主將的軍權的。
杜襲之前見張遼率領大軍緩慢行軍,這很明顯與曹丕讓張遼快速救援樊城的指令違反,所以身為護軍的杜襲便直接地對張遼問道:
“衛將軍當年擊敗孫權,隻率百餘虎賁,憑著忠義輕甲向前,故能出其不意,連破賊壘,大敗賊軍。
當初我軍是守城方一方,衛將軍選擇主動出擊,現在樊城急需救援,而衛將軍卻讓大軍行動如此緩慢,這是什麼緣故呢?”
若是旁人詢問張遼定然懶得搭理,但是杜襲的身份特殊,他知道杜襲的疑問很可能是曹丕的疑問,所以他對著杜襲耐心解釋道:
“當年孫權大軍遠道而來,而我軍久居城中養精蓄銳,再加上當時於戰場形勢而言,地利在我軍。
所以我軍可以出其不意主動出擊。
但是如今樊城被賊軍圍困,樊城之兵無法外出,樊城外的地利已然不在我軍手中。
現今我軍兵力強盛,糧草豐足,而荊州貧瘠,所以這時候想速戰速決的是賊軍。
從出兵開始,我就不擔心敵人會攻打樊城,因為樊城短時間是無法被敵軍拿下的。
我擔心的是他們會施用圍點打援的戰術,以逸待勞,半路設伏邀擊我軍。
如今敵軍士氣高昂,我軍尚未建立營帳固守,若我軍加速前進,會讓敵軍有機可乘。
兵者詭道,善因事變,正此理也。”
當張遼對杜襲這般解釋完後,杜襲的臉上浮現讚許之色。
能多次被曹操委以方麵重任的杜襲,當然是知兵之人。
或許他不能如張遼一般做到見識深遠,防患於未然,但他卻是知道張遼故意緩慢行軍肯定是有緣故的。
隻是他知道歸知道,有些事他還是要詢問一下,好讓後方的天子曹丕知道。
當天子未親征時,護軍可能擁有著部分臨機專斷的權力。
但是現在天子就在宛城中,那麼他這個護軍最大的任務,便是承當天子與張遼之間的溝通紐帶。
現在宛城中的天子及三公九卿,可都是將目光聚集在這場戰役之上呢。
在安撫住“杜襲”之後,張遼才可以順利的讓三萬曹魏中軍按他的謀劃去走。
而在到達偃城之外後,一切正如劉備與關羽所預料的那般,張遼在原先徐晃紮營的舊址上開始讓大軍紮營。
偃城中的孫禮見他苦苦等待的第二撥援軍終於到達,連日來一直積壓在他心頭上的那顆大石頭終於落地。
與樊城不同,偃城並沒有漢軍所包圍。
所以當初在漢水河岸被漢軍擊敗的魏軍鐵騎,有少量逃至偃城之中。
而在那些逃出生天的魏軍騎兵的敘說下,孫禮比曹休更了解那一日在漢水河畔發生了什麼事。
在了解之下,孫禮心神震蕩之時,隻希望天子能儘快派出第二波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