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從始至終將諸葛亮的布置彙總歸納,知兵的人就會發現,諸葛亮現在在做的每一道布置,就像一道道精密的機關,在悄然間將兩萬大軍彙成一個嚴密的整體,滴水不漏。
最令人感到難以想象的是,這一道道精密的機關,諸葛亮都是下意識地說出。
好像這些是他的心中頃刻間想出來的一般。
帳內的於禁看著諸葛亮宛如藝術般的指揮手段,他默默低下了頭。
旁人無法串聯起諸葛亮的布置,但身為宿將的他自然是可以。
但就是在串聯起諸葛亮所有的布置後,於禁的心中不可抑製的浮現一個疑問:
聽聞諸葛孔明從未領兵作戰過?
於禁的心中,這時有種很荒謬的感覺。
於禁不是沒有見過天才,例如當年公安城中的糜暘。
於禁那時就十分好奇,糜暘當時的一係列騷操作到底是怎麼想出來的。
而在公安大捷後,於禁覺得糜暘真是天下間一等一的將才。
可就是糜暘那樣的將才,他一開始也是有很多不懂,凡是行軍布陣時都要將自己帶在身邊查缺補漏。
這一點才是常人應該有的表現好嗎。
沒想到的是徒弟已然十分優秀,但師父卻更加秀。
想到此於禁的心中發出一陣重重的歎息聲:
將比將,真是氣死人。
可是世事無常,就在於禁看著諸葛亮的一係列布置暗自讚歎不已的時候,帳外有人進來稟報,說是又有一道緊急軍情送到。
當聽到這個消息後,諸葛亮停止口中的布置,他讓來人趕緊將那道緊急軍情呈報上來。
在將新送到的緊急軍情拿到手中後,諸葛亮當即展開看了起來。
手中的這道新緊急軍情內容並不多,諸葛亮不一會兒就看完了。
可就是看完手中的新緊急軍情後,諸葛亮的英眉第一次皺了起來。
然後因為實在氣不過某人的愚蠢,諸葛亮用手一拍桌桉,口中充滿歎恨的言道:“廖立誤國!廖立誤國呀!”
諸葛亮突如其來的這番表現,嚇了帳內眾人的一跳。
帳內眾人有許多人在諸葛亮手下辦事過,他們對諸葛亮的性格都頗為了解。
諸葛亮性情寬和,很少有動怒歎恨的時候。
但隻要諸葛亮一動怒歎恨了,那一定是發生了不得的事了。
於是帳內眾人紛紛出言詢問發生何事了。
麵對眾人的詢問,諸葛亮將他剛剛收到的緊急軍情說了出來。
“漢嘉功曹黃元起兵反叛,漢嘉太守廖立一時不察大敗,如今整個漢嘉郡都已經陷落了!
而黃元在占據漢嘉郡之後,已經領軍朝著臨邛縣進發。”
當諸葛亮說出這個重磅消息後,立馬讓帳內諸將大驚失色,更有甚者,已經嚇得直接從坐席上站起身來。
由此可見,這個消息帶給他們的震驚有多大。
而不怪帳內諸將的反應過大,實在是這個消息對目前的大漢來說太不利了。
漢嘉郡是從屬於益州北部的一個郡,這個郡並不大,但它的地理位置太過重要。
漢嘉郡就在蜀郡之旁,而蜀郡正是帝都成都所在的郡。
從漢嘉郡的治所陽嘉領軍走水路,不過數日就可抵達成都城下。
而且情報中還說了,黃元目前正率領著大軍朝著臨邛縣進發。
一旦黃元拿下臨邛縣,那麼叛軍可就離成都隻有遲尺之遙了!
最重要的是,益州中本就兵力空虛,如今諸葛亮南征又帶走了成都的大部分守軍。
目前成都雖然算不上一座無兵馬守護的空城,但現在卻是他兵力最為空虛的時候!
成都可是大漢的帝都,要是成都有所不測,那麼大漢勢必會遭受一次空前的重創。
縱算成都不被叛軍拿下,但此番南征的漢軍家人皆在成都,一旦他們得知成都有危險,他們的鬥誌還剩下幾成?
所以這個消息怎麼能不讓眾人感到震驚。
大軍南征還未取得成果,現在卻要被偷家了嗎?
一時間大帳內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眾人的激烈討論聲快將整個大帳淹沒。
而在那眾多的激烈討論聲中,無疑是聲討廖立的聲音最大。
嚴格來說這已經不算是聲討,而是一種嚴厲的譴責了。
為何眾人會對廖立失郡反應這麼大呢?要知道南中賊軍反叛時,正昂、張裔等人也失郡了。
那是因為廖立與他們不同。
正昂、張裔等人治理的郡在南中,那裡大漢的統治力本來就弱,所以對於他們失郡可以說情有可原。
但漢嘉郡可是位於益州北部核心地帶,廖立作為朝廷親自委任的太守,在那裡的統治力肯定是不弱的。
廖立作為漢嘉太守,在軍政一手抓的情況下,卻還能被郡功曹以下克上從而失去對漢嘉郡的掌控權,廖立這不是失察,而完全是無能!
而他現在的無能,讓大漢的首都麵臨著危險,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南征大局,那他就是該死!
這也是諸葛亮歎恨不已的原因。
廖立乃是荊州係的大臣,算是他的嫡係部下,以往也頗得他看重。
可是當年呂蒙第一次奇襲荊州時,時任長沙太守的廖立便直接棄城而逃,間接導致了荊南三郡的陷落,在這一件事之後,他便對廖立有了新的認識。
隻不過劉備還是頗為賞識廖立,在廖立逃回益州後,劉備不僅沒有因為此事責備他,反而又讓他擔任了巴郡太守。
後來廖立一直曆任中外,在去年成為漢嘉太守。
在過去的數年中,廖立任事頗有政績,這也讓諸葛亮對他改觀了不少。
可是沒想到的是,廖立真是死性不改!
不過歎恨歸歎恨,黃元的叛軍也必須儘早戩除,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想到此諸葛亮安撫下急躁的眾人,用沉穩的語氣開口問道:“成都兵力薄弱,恐無法主動出城擊潰黃元叛軍。
我欲分兵數千歸北前去迎擊黃元所部,不知有哪位大將願意擔此重任!”
在諸葛亮剛剛問完這句話後,立即就有一人率先出來對諸葛亮拜道:
“臣願往!”
出來主動請求領軍歸北的這人,赫然便是馬謖。
ian.yt8851836044978.
.yeian.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