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_糜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糜漢 > 第四百一十八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

第四百一十八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1 / 2)

這件事乍一聽可能會有些荒謬,畢竟孫權現在的身份,乃是劉備親自下詔封拜的大漢太尉。

就算不提這一點,孫權的長子孫登還正在荊州,從這兩方麵來說,這封信所言及的事都不可信。

不過細細分析的話,這件事倒並非沒有可能。

大漢太尉說到底隻是個安撫孫權的虛名,這可以暫時安撫住孫權,卻絕不可能讓他真心臣服於大漢。

畢竟目前江東一地的軍政,還牢牢掌握在孫權的手中。

至於質子一事,孫權對孫登當然是看重的,但孫登質於荊州,本質上隻是最大程度上保證孫權不會對荊州下手。

可在其他方麵,例如與曹魏暗中眉來眼去,例如這封信中所說的暗中勾連南中,誰又能保證孫權不會這麼做呢?

天下終究是三分的格局。

這封信乃是雍闓寫給黃元的,想來這便是他當初引誘黃元反叛的籌碼之一。

而黃元能將這封信時刻帶在身邊,肯定驗證過這封信的可信程度,想著成事以後隨時用這封信向雍闓討要報酬的。

以鄧艾的智慧加上有著這封信在手,許多推斷很快就在他的內心中出現。

在心中出現那些推斷之後,鄧艾倒是沒有馬上對外聲張這封信的存在。

他先是將石苞引到一旁,然後對著他耳語了幾句。

在得到鄧艾的囑咐之後,石苞會意的點點頭,而後便帶著自己的幾名親衛,騎上駿馬快速的朝著北方而去。

石苞的突然離開並沒有引起旁人的注意,見石苞已然遠離,鄧艾方才召集一些還在打掃戰場的將領。

現在黃元的人頭就在眾人眼前,大部分的叛軍也已經棄械投降,可以說黃元之亂基本上已經宣告平定。

當諸位將校聚集至鄧艾身前後,他們看向鄧艾的眼神都莫名有些敬佩。

在剛剛跟隨鄧艾北上時,他們心中就覺得黃元叛軍大多是烏合之眾,應該不難平定。

可再不難平定,黃元的叛軍也有五千之眾,故而這些將領都以為他們怎麼也得耗費一番功夫才能彌平這場叛亂。

不過他們沒想到的是,才不過一個月,才交戰不過一個時辰,他們便出色的完成了這個任務,並且己方的損失並不大。

而能達到這樣的戰果,不在於漢軍驍勇善戰,在於的是鄧艾的料敵先機,指揮若定。

麵對諸將敬佩的目光,鄧艾心中頗是受用。

在諸將到來之後,他便下令道:“全軍打掃戰場之後,即刻向漢嘉郡進發。”

鄧艾的命令讓眾人有些詫異。

按常理來說,在大軍剛剛取得一場大勝後,最先做的便是打掃戰場。

而在打掃戰場之後,主將就應該乖乖領軍駐防原地,然後考慮如何寫一封漂亮的戰報上報朝廷。

特彆是對於他們麵對的這一場,幾乎危及帝都的叛亂來說更是如此。

要是這封戰報寫的好了,加上那不摻半點水分的戰果,一旦劉備龍顏大悅了,那麼鄧艾可就受益無窮了。

不過鄧艾現在想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進軍漢嘉郡。

鄧艾這麼做的原因眾人也知道,無非是想儘快安撫漢嘉郡的局勢,好讓蜀郡不再有受到危險的可能。

隻不過鄧艾的選擇的確與常人很不一樣。

但現在可沒有人敢違背鄧艾的命令,於是在鄧艾的命令發出之後,眾將齊齊領命退下行事去了。

待眾將離開身前之後,鄧艾撫摸著胸口處的那封信箋,眼神不斷閃爍,不知在想著什麼。

在鄧艾在蜀郡平定黃元之亂的當月,一直來自建業的使團進入了交趾郡的龍編縣中。

這支建業的使團的正使與副使說起來還是糜暘的老朋友。

孫權派出的正使乃孫桓,而副使正是虞翻。

這二人當初可是公安城的常客呀,特彆是孫桓,很長時間就沒下來過。

當然由於交趾郡地處實在偏遠,故而當年這二人在公安城的“光輝事跡”還未在交趾郡廣泛流傳。

不然虞翻倒不算太過不能見人,孫桓是決計不敢出現在交趾郡的。

孫桓與虞翻之所以會千裡迢迢來到這交趾郡中,可不是孫權將他們二人流放了,他們二人是奉孫權的命令來求見一人的。

這人便是當今交州的無冕之皇——士燮。

士燮,字威彥,蒼梧廣信人。

士燮年少時拜師名士,後被拜為交趾太守。

士燮先祖本為中原人士,西漢末年為躲避戰亂,士燮的先祖帶領族人一路南遷至交州定居。

由於士氏在南遷時就是大家族,故而當他們在交州紮根後,很快就在交州當地發展起來,成為整個交州中首屈一指的大家族。

士燮成為交趾太守時,正值中央朝廷的權威嚴重衰退的時期。

在這種情況下士燮一方麵為了保土安民,一方麵也為了發展家族,他便擅自讓族人成為交州其他郡縣的長官。

在士燮的安排之下,士燮及他的族人實際控製著交州一半的領土,至於那剩下的一半領土的各級郡縣長官,大多也以士燮唯命是從。

可以說在孫權染指交州之前,士燮便是交州的土皇帝。

建安十五年時,孫權派遣步騭為交州刺史,士燮主動率兄弟歸附。

後來士燮又將兒子士廞送至東吳為人質,以表對孫權的忠心。

孫權對士燮也是絲毫不吝嗇賞賜,各種官職像不要錢的一般都賞賜給了士燮族人。

當孫桓與虞翻進入龍編城之後,孫桓便請求士徽,言明他想親自見士燮一麵。

孫桓身為孫權族子,而孫權作為士燮的主君,按道理來說,孫桓都不應該對士徽請求才是。

畢竟士徽隻是士燮的兒子。

但實際情況是在孫桓來交州之前,孫權就對孫桓千叮嚀萬囑咐,對待士燮要像對待他一般禮敬。

孫權之所以會如此吩咐孫桓,乃是因為他是士燮的主君不錯,但政治天賦點滿的他更加知道,在交州士燮擁有著彆人難以企及的威望。

士燮在嶺南的威望,不僅不在當年的南越王趙佗之下。

就連在千年之後的越南陳朝,還會因為士燮的威望特地追封他為大王,由此可見士燮在交州的影響力是有多麼根深蒂固。

在當世威望便是實力。

孫權深知若士燮支持他,那麼交州哪怕沒有一位吳軍,交州就還是他的。

若士燮不支持他,那麼交州縱算有數萬吳軍,那麼也是如石沉大海,掀不起太大的風浪。

孫桓或許沒有孫權那般的政治見識,但他總歸是聽孫權的話的,故而在與士徽交談時,語氣頗為謙卑。

一旁的虞翻見孫桓沒有出幺蛾子,他不禁暗自鬆了一口氣。

看來經過那一場磨難之後,孫桓的性子改變了不少。

士徽麵對孫桓的請求,一時之間有些詫異。

士燮年事已高,多年前就已經基本上不見外人,這件事孫權是知道的,以往孫權派來的使者也大多與他交接。


最新小说: 開局撿到S級校花,契約後她天天上門! 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 我,顏值女主播,無敵! 霸總的老婆是特種兵 末日:變成喪屍的我有個人類妹妹 擺爛玩網遊,賺不到錢就修仙 綜影視之蘭陵王妃 紅警:穿越後,我的大軍殺瘋了 崩壞世界:永恒的守護 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