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茹似笑非笑的玩笑道:“瞧你這小氣吧啦的樣子,說起來當初還是我和你男人認識的更早,當時我但凡勾勾手就沒你什麼事了。”
徐慧真道:“得,你厲害行了吧。”
divcass=”ntentadv”……
徐得庸和小理兒一人一口吃著西瓜,這種話題他還是不摻和的為好。
對於陳雪茹這個娘們,他現在是有賊心沒有賊膽。
兩個娘們又聊了一會,徐得庸他們便告辭離開。
路上,徐慧真似乎隨意的問道:“得庸,當時陳雪茹要是勾勾手,你會不會就娶了她?”
徐得庸“嘿嘿”笑了笑道:“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哼。”徐慧真輕輕哼了一聲,算是對徐得庸的回答還算滿意。
其實,之前陳雪茹說出那話,想到那種可能真的極有可能會發生,徐慧真還是有些不舒服的。
而且她也看的出來,陳雪茹現在後悔了。
……
兩人回到小酒館,主任大娘從裡麵道:“你們可算是回來了。”
徐慧真連忙下車進去道:“怎麼了,主任大娘?”
主任大娘道:“我是來通知你和全無一下,街道關於範金有新的任命下來,協助我搞好居委會的治安巡邏工作,以後範金有就不在你們小酒館工作了。”
“當然,都是一個街道的,識字班的教學工作還可以繼續兼職。”
範金有一副矜持的模樣站在一邊,但臉上笑容卻是情不自禁。
徐得庸看著這一幕目光微眯。
徐慧真淡淡一笑道:“既然是街道做出的決定,我們自然不會有意見。”
主任大娘點點道:“那好,雖然以後你們不在一起工作,但我希望你們能搞好關係,一起為我們居委會的工作添磚加瓦。”
範金有連忙保證道:“主任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在您的領導下認真工作,您指哪我打哪。”
主任大娘道:“你也彆急著下保證,隻要你把思想覺悟提上去,你的工作能力我還是認可的。”
範金有笑著道:“多謝主任大娘。”
“嗯。”主任大娘道:“那我先回去了,你收拾一下,和這裡的同事告彆,明天就去居委會報到就是。”
“您擎好吧,明天我一定準時到。”範金有道。
“主任大娘再見。”
徐得庸、徐慧真他們打了招呼。
主任大娘一走,小酒館內安靜了一下。
範金有腰杆子又挺直起來,感覺外麵的天空分外藍。
徐慧真淡淡一笑道:“恭喜啊,範乾部,您這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了。”
範金有笑著謙虛道:“徐經理不要這麼說,我的乾部身份還沒有恢複,您還是叫我名字就是。”
馬連生道:“都到居委會工作了,您乾部身份恢複肯定也是早晚得事。”
話頭一開,趙雅麗、孔玉琴等人也笑著對範金有表示祝賀。
範金有矜持道:“大家同事一場,以前雖然有些這個那個的事,但都過去了,希望大家都好,下班有時間的時候,我也還會過來喝酒。”
徐慧真道:“那就多謝範金有同誌照顧我們生意了。”
“好說,好說,大家回見啊。”範金有道。
說完又笑眯眯的對徐得庸道:“得庸再見啊,說實話我是有點羨慕你的。”
徐得庸嘴角微揚,不置可否道:“您客氣。”
範金有笑了笑,和眾人揮揮手大步走出小酒館。
沒走幾步,他臉上的笑容便消失不見。
他的拳頭微微握緊,不知為何,這兩口子的那種笑總讓他生出一股厭惡,讓他有些不爽。
“哼,彆給我抓住機會,不然我一定讓你們笑不出來。”
想罷,他重新昂首挺胸的走在街上。
他,範金有,又回來了!
……
轉眼到了周末,這一天正好也是農曆七月七日,是七夕節。
七夕節由星宿崇拜演化而來,是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之後“牛郎織女”美麗傳說的演變,變成了“情人節”。
“七七”又是生命周期。《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男不過儘八八,女不過儘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它說男子以八歲一個周期,女子以七歲一個周期。
所以“七七”又是女兒節。
傍晚,徐得庸帶著娘倆回四合院。
路過胡同口,有挑著扁擔從郊區鄉下來賣菱角、雞頭米的,隻聽他吆喝:“雞頭米來,二蒼的好吃來!”
雞頭米分嫩的、二蒼、老的三種以二蒼最好)。
老的呈黑色,殼硬,謂之頭倉。不老不嫩的呈土黃色,殼軟,謂之二倉。
頭倉米須把硬殼砸升,因果仁已老,味道嚼口遠不及二倉,二倉有一種獨特的醇香味筋道爽口。
雞頭米雖然好吃,采摘和剝取雞頭米可有些危險。因為雞頭米的葉子、莖和外皮上都長著尖尖的刺,不小心就會被刺破手指。
所以采摘雞頭米和從雞頭中剝取果實,都是很講技術的苦活。雞頭米的花很好看,有點像令箭荷花,是紫紅色的,隻是小一些。
采摘雞頭米,一般都是手持一把鐮刀,真像割雞脖子一樣,把雞頭米割下來。
雞頭米的葉子,是浮在水麵上的,綠色的葉子很大,平平的葉麵上有不規則的棱狀突起,而且還有黑色的尖刺。所以雞頭米的葉子沒人摘,不像荷葉,摘下來可以頂在頭上當草帽。
剛摘下來的老雞頭,長著紅色的像毛一樣的鱗片,還有一個彎彎的黃白色的雞嘴樣的尖頭,就像一個大雞頭。剝開外殼,裡麵是一粒粒像豌豆一樣圓圓的果實。
因其外表像雞頭,所以四九城人管它叫老雞頭,就像老豆腐的叫法,其實是最嫩的雞頭米。
老京城時期,什刹海,故宮筒子河,東便門外二閘,都能采到雞頭米。
現在很多人應該都不知道了。
以前的孩子在什刹海等地雞頭米采摘時,會拿著撿雞頭米的專用工具,一根小棍兒前麵釘一枚釘子,用來啄人們采摘剩下的小雞頭米。
至於菱角也叫龍角,以前什刹海的菱角是青褐色的,隻有瓶蓋大小,長著兩個尖角。
采摘菱角時,需用鉤子把菱角整棵撈出水麵,再把菱角的莖葉翻過來,用手一個一個的把菱角摘下來,不小心還會被菱角的兩個尖角紮破手。
菱角上岸後,一般都是煮熟出售,也有生吃的。
以前賣菱角的小販,都有一把鍘刀式的專用的剪子,會幫顧客把菱角的兩個尖角剪掉,再把菱角順長著一破兩瓣。
剪開的菱角擺放在翠綠的荷葉上,裡麵是細白的菱角肉,十分鮮美。
徐得庸他們買了三毛錢的菱角和雞頭米,提著一個西瓜進了四合院。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