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娘你們出去啊。”
divcass=”ntentadv”“哎,去北海看看,得庸這孩子就著幾步路還非得騎車帶我們,真是的,到了地還得花錢存車。”
“那是得庸孝順怕累著您。”
“他二嬸要不帶你一程?”
“不了不了,我走兩步消消食……。”
……
打著招呼,徐得庸他們出了四合院。
胡同裡,四合院、大雜院裡的孩子幾乎都人手一隻燈,呼伴結群,遊逛街市。
許多人眾口一詞地喊道:“蓮花燈、蓮花燈,今兒個點了明兒個扔!”
他們相互比誰的燈更美更亮,被稱為“鬥燈會”。
小理兒被徐南氏夾在腿間,看著這熱鬨的一幕,眼睛直勾勾的眨也不眨。
他們一路趕超許多行人,用不不到十分鐘便來到北海公園。
今年中元節因為公私合營沒有商辦,雖沒有以前的熱鬨,但人已經不少,多數都來放河燈。
國家提倡勤儉節約,河燈也沒太過華麗好看的,多數都是簡易的。
徐得庸停好車,從車下的箱子拿出他製作的荷花燈。
一行人來到水邊,水麵上已經有飄蕩的光點,隨波飄蕩。
徐得庸劃著火柴將荷花燈依次點亮,點點燭光照應著荷花燈,讓其在夜色中顯著美麗而神秘。
旁邊的一個穿著布拉吉的姑娘看到,忍不住問道:“同誌,你們這荷花燈在哪裡買的啊?”
徐慧真帶著點自豪的笑了笑道:“這是我們自己做的。”
姑娘眼中閃過一抹失望道:“這樣啊,那你們真是心靈手巧。”
徐南氏也笑了笑,拿起一盞荷花燈嘴裡念念有詞,隨後將荷花燈放到水麵輕輕一推,荷花燈便慢悠悠的飄向遠處。
徐南氏依舊注視著,雙手合十,眼中有懷念有期望。
徐得庸和徐慧真隨即也將河燈放到水麵。
四盞河燈,他們一家四口一人一個,連小理兒都有份。
徐得庸單手抱著小理兒,將河燈在她手邊沾了沾,隨即推到水麵上。
“啊……。”
小理兒伸出小手指了指,又看了看徐得庸,好像在說“它跑了”。
徐得庸捏了捏她的小臉道:“我們就是要把它放跑。”
放河燈主要有兩個含義,一是祭祀祖先,悼念親人,表達思念和寄托;二是超度亡人和為孤魂野鬼照亮方向,讓其走出苦海,是一種慈航普度的善行善念。
小理兒自然對爸爸放走好看的玩意很是不解,還捏了捏徐得庸的臉,表示有意見。
就這樣一家人看著荷燈漸漸遠去,亦是帶走他們一絲思念……。
……
正月開歲,二月紺香,三月桃良,四月秀蔓,五月鳴蜩,六月精陽,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十月獲稻,葭月潛龍,臘月嘉年。
這是農曆的說法。
七月流火滾滾向前,轉眼來到最後一天。
處暑已過,白露不遠。
這一天是陽曆的九月四日。
暑假結束,學生已經上學,劉光齊上了中專,何雨水升入初中,其他人也都升了級。
而這一天,後來小孩子最愛聽的“小喇叭”少兒節目開播了。
節目中有小叮當,有知心姐姐,有郵遞員叔叔,還有曹燦叔叔和孫敬修老爺爺講故事。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小喇叭的開始曲:“我是小木偶,名字就叫小叮當。我是小叮當,工作特彆忙,小朋友來信我全管,我給小喇叭開信箱!叮叮當,叮叮當,我給小喇叭開信箱……。”
緊跟著就是郵遞員叔叔敲門的聲音。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