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葛壇主。”
段金川走到跟前,恭恭敬敬的恭身行禮。
李易有樣學樣,同樣行禮恭身。
被稱作葛壇主的老太婆扭過頭,露出了枯皺如朽木的可怖麵容,接著衝著他和段金川‘和藹’一笑。
恰如毒蛇吐信。
段金川似乎對這老嫗也有些抵觸,離開時的步子明顯快了不少。
來到染坊最裡,經過教徒通報後,李易見到了此處分舵的舵主。
白衣粉麵,薄唇鳳眼。
若不是有明顯凸起的喉結,李易還以為這是個女扮男裝的小娘子。
段金川恭著身子,將衙門追查漕銀、追繳極樂教的事情一一告知。
說罷,段金川又小心試探道:“舵主,咱們教中的銀子難不成真的是漕銀?”
正皺眉頭的白衣青年瞥了眼段金川,說道:“此事你們無須多管,教中自會妥善解決。”
說罷,白衣青年取出筆墨,寫下了一封信件。
“段香主,你去總舵一趟,將此信交給陳舵主。”
吩咐完段金川後,白衣青年看向李易,說道:“胡乾山,此事你功不可沒,府城官兵的動向還勞請你多多留意,如有異常,便向葛壇主稟告。”
李易現在身份特殊,在衙門眼裡,他是安插在極樂教負責調查漕銀案的線人。
而在極樂教眼裡,他則是行走在府城負責打探消息的探子。
不動聲色的接下指令,李易與段金川在染坊外拱手作彆。
目光交彙,兩人心有靈犀。
‘保重保重)!’
回到府城,李易第一時間沒有選擇去衙門,而是選擇在十裡巷繞了幾圈後,拐去了萬花樓。
此時萬花樓裡關於白娘子的故事已經徹底發酵。
有的客人甚至專門過來打聽故事後續。
對於那位說書人,客人們又愛又憎。
愛的是白娘子的故事勾人心魄,憎的則是講故事的太不當人,偏偏講到最撓心的地方時,卻沒了下文。
身為當事人,李易對此並無多大感觸,眼下案子緊要,說書的事可以延後。
確認無人跟蹤後,李易換了衣服,褪掉偽裝,回到酒樓取了銅鑼,等打完第一更鼓後,方才來到衙門。
漕運案子事關重大,屈景陽與蘇文山日夜都在衙門。
李易來到內堂,此時堂內燭火通明,兩位大人還在研磨案情。
走進書房,李易將白日裡收集到的信息一一道出後,分析道:
“大人,根據極樂教那位舵主的反應來看,極樂教的銀子極有可能就是漕銀。
不過,卑職以為,這其中一定還有其他交易方式,極樂教買賣消息,無論是民間、江湖,還是朝廷,隻要是有價值的消息他們都有收集,並以此估價,教徒的財物獎勵、地位的晉升,也都與此有關。”
“卑職懷疑,漕銀有可能就是為了養這些異教,為的就是讓他們成為眼線,收集各種物資或者消息...”
屈景陽沉默不語。
若真如李易所言,漕銀一案或許會牽涉到皇室......
比如王爺或者皇子。
沉吟片刻,屈景陽下定了決心。
他們要做的隻是追回漕銀,調查清楚案件原委,至於如何處置,那是陛下要考慮的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