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特啊,我……我有點緊張。”
“咱們隻是進村打聽一下,又不是讓你現在就去相看,你緊張個屁。”
左景殊領著李小花,來到這個高台縣範家村,想打聽一下段和,就是李小花不久後要相看的人。
她們來到村東頭,雖然現在是農閒時候,可這大冬天的,路上也沒個人啊,這要怎麼打聽?
“小花,你那個路口,我這個路口,看看哪個路上有人出來。”
“好的。”
雖然兩個人穿得不少,可還是有些冷。
李小花不由得埋怨起她娘,什麼時候相看不行,非要在這時候,凍死人了。
她也不想想,農忙的時候哪有時間相看。
看到不遠處出來個提著水桶的老太太:
“特特,有個老太太出來了。”
左景殊急忙跑了過來,拽著李小花就迎了上去。
“奶奶好,你這是要打水去啊?我和妹妹來投親戚,想跟你打聽個人。”
老太太一看,這倆丫頭都十四五的樣子,灰頭土臉的,衣服也挺臟,看著就是從遠道兒來的。
一陣寒風吹來,老太太打了個冷顫。左景殊上前接過老太太手裡的水桶,“奶奶,水井在哪裡,我來幫你打水吧。”
老太太一看,有些不好意思。這倆丫頭應該是走了不少路了,夠累了,怎麼還能麻煩人家幫自己打水呢?
“不用了丫頭,我自己來吧。”
左景殊笑著說道:“沒事兒,我力氣大。”
老太太隻好告訴她水井在哪裡。
左景殊對李小花說道:
“小妹,你跟著奶奶進屋暖和一下,我很快就回來。”
左景殊說完,就奔著水井去了,很快就提了一桶水回來。進了屋子倒水缸裡,又提著水桶出去了。一共提了五桶水,把水缸裝滿才停下來。
老太太正好燒開了水:
“丫頭,謝謝你了,快歇歇,喝口熱水暖和一下。我兒子不在家,我一次隻能提半桶水回來用。”
左景殊笑了,“不累,你家還有缸沒有,我都給你裝滿吧。”
“不用不用,這一缸水就夠我用些日子了,家裡就我一個人。我兒子應該也快回來了。你快喝點熱水。”
左景殊端起碗,老太太問道:
“不知道你們姐兒倆,要打聽誰家啊?”
左景殊有些為難地說道:
“名字我忘記了,好像是姓段。奶奶,你們村有姓段的嗎?”
老太太想了想:“倒是有一戶姓段的,和我家一條街,就是最西頭那家。也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打聽的人家。”
“奶奶,那你說說他們家的情況,我看看是不是能對上號。”
“段家啊,兩個大的是閨女,都嫁了人了,不在村裡。倆小的是兒子,一個十六,一個十三。”
左景殊想了想:“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奶奶,那他們家人厲害不厲害,我們爹娶了後娘,後娘很厲害,天天打我們,不給飯吃,還要賣了我們給她帶來的兒子娶媳婦。
我就偷偷領著妹妹逃出來,如果他們家很厲害,我們不是還要受氣?”
老太太笑了:“這段家兩口子倒都是和氣人,倆兒子也不錯,能吃苦,日子過得還行。”
左景殊湊近老太太:
“奶奶,那他們太老實了,我們去他家,不是要跟著受村裡人的氣?”
“你這孩子,和氣不代表就會受氣。如果你們真的去了他們家,日子應該不難過。”
“怎麼,他們家很有錢啊?”
“傻孩子,現在有幾家有錢的?年年能混個肚飽,再攢個幾文錢就算好日子了。”
李小花接著問道:“那他們家不會太缺錢,也想把我們倆賣掉吧?”
“不會,聽說他們正在給大小子相媳婦呢,是個好孩子,嫁了他,雖然不能說是吃香的喝辣的,至少不會受氣不會挨餓。
對了,那個小的,還讀了兩年書呢。”
李小花追問:“大的怎麼不讀?”
“隻能供一個唄。不過,聽說小的回家,把自己學的東西都教給了大的,人家都說,他們家賺了,交一個人的束修,讀兩個人的書。”
李小花迅速看了左景殊一眼,偷偷點了一下頭。
左景殊顯得很高興的樣子:
“奶奶,那這哥倆都叫啥名字啊?”
“大的叫段和,小的……”
“等等。”
左景殊問道:“名字不對啊,我記得不是這個名字啊。奶奶,你們村不是叫富家村嗎?”
“錯了,我們村叫範家村。”
李小花一拉左景殊的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