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左作平基本上都住在小豐村王家。
左景殊已經好長一段時間沒來這裡了,馬上種地了,她怎麼也要來看看,同時看看爺爺在這裡過得怎麼樣。
來到王家,家裡沒人,左景殊又騎馬來到地裡,果然看到一大幫人在乾活。
現在天氣變暖了,可地還沒有化透,挖不動也刨不動。
地裡很乾淨,左景殊吃驚地看到,原來的臭水坑,現在已經被填上了一大半,地裡四五輛車來來往往地往這裡拉土,在填那個臭水坑。
對這個臭水坑,其實左景殊是有打算的。
因為旁邊有河,據說乾旱的時候河水也不乾。左景殊想利用這河裡的水,把這二十多畝的臭水坑,改造成水田,種水稻。
可是現在,水坑已經被填上大半了,估計用不了多久,整個水坑就能被填平,成為好地。
來到近前,左景殊下了馬,看到爺爺趕著他的小驢車,車上也裝了些土,正在卸車呢。
“爺爺。”
左作平看到孫女來了,放下手裡的鐵鍬:
“特特啊,你怎麼來了?”
“想爺爺了唄。你們可真能乾啊,這麼大一水坑,你們都快填完了。這剛剛開始化凍,你們在哪裡弄來的土啊?”
左作平得意地笑了:
“地裡的土沒化開,不是還有山上嘛。那些樹底下,是一層厚厚的樹葉,時間長了,就爛了。
我們現在就刨那些爛樹葉,暄騰,好刨。等土地化開後,再往這裡拉些好土。種地的時候,就可以一起種上了,這裡就成了好地了。”
左景殊看著王寬王廣兩家人,算上左作平的小驢車,一共五輛車,一齊往地裡拉土。
每輛馬車或牛車,都跟著四五個人裝車卸車。
說起來似乎很容易,其實這是很累的活兒了。要裝車,到了地方還要卸車,還要平整土地,哪裡不出力都不行。
左景殊看著幾個老頭帶著大家乾活,心裡很感動。雖然說王家人乾活是為了賺錢,可這份積極認真乾活的態度,左景殊還是很滿意的。
王寬王廣都過來和左景殊打了招呼,又回去乾活去了。
左作平過來了,左景殊問他:
“爺爺,你住在這裡感覺怎麼樣?”
左作平笑了:“特特啊,你回去的時候,彆忘了去告訴你奶一聲,就說我在這裡很好,讓她彆擔心。
我在這裡和他們一起乾活,真的挺高興的,我和王兄弟他們很能聊得來。一起乾活吃飯,挺好。”
“爺爺,你高興就好,家裡也沒啥事。一會兒我去弄些肉來,給你們加個菜。”
左作平一擺手:“去吧去吧,彆在這裡耽誤我們乾活。照現在的速度,種地前,這個坑就能弄好,這可是二十畝好地啊。”
莊稼人對土地的執著,左景殊還是能夠理解的。
左景殊來到縣城,找到車馬行,雇了輛小驢車,買了一扇豬肉送到小豐村,她才回家來。
種地的事情左景殊不用操心了,豆腐坊同樣不用她管,哥哥們讀書也很用功,是時候準備一下進京城了。
左景殊大致計算了一下,小豐村的地加上大爺爺和左念全太爺爺的地,一共需要多少玉米種子和土豆。
另外,還要給村裡人準備一些,今年肯定會有很多村民們來家裡買種子換種子,買土豆的。
算好了以後,左景殊從空間裡把這些種子和土豆,放到家裡的大倉庫裡,還把空間裡儲存的豆渣,放到他們院子的大地窖裡,這裡溫度低,豆渣不會壞掉。
豆渣是準備給家人養豬和雞鴨鵝用的。
然後左景殊來找左景溫:
“大哥,這些銀票你好好留著,該花就花,不要舍不得,啥也沒有人重要。”
左景溫收起了銀票:“特特,你準備什麼時候走啊?”
“三五天之內吧。大哥,我走了以後,家裡的事情你多操心。地裡的事情你多和爺爺還有我爹商議,一定和我爹一起,協助爺爺把那三百畝地種好。
大哥,那可是咱們左家的保命糧啊。豆腐坊需要的黃豆,大爺爺會種,秋天再收一些就行了。”
“我知道了。”
左景殊拿出一個地瓜:
“大哥,這個東西叫番薯,和土豆差不多,結的果子在土裡了。
我想說的是,這個東西會長出長長的秧子,還有很多葉子,這可都是好東西,可以割下來炒菜吃,焯一焯拌點麵蒸餅子吃。就是說,能代替一些糧食,你懂了沒?
這東西咱們不用種太多,在田頭地腦的種些,夠吃就行。你多拿些給大爺爺,叫他種一些,好留下來當種子,過年好種。”
左景溫答應著,拿了幾個番薯找左作太去了。
左景殊準備到四寶鎮去一趟,她要挖些藕回來,種在家裡那個水塘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