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城兩麵環水,兩麵環山。
西臨湘水,有城門四座,與嶽麓、玉屏、小天馬山隔江相望。
江上現有四個沙洲島,分彆桔洲、織洲、誓洲、泉洲,至清朝時便隻剩三個,但並不相連,而後繼續演變成一串長島,即後世的橘子洲。
北臨瀏水,是湘水的支流,自西向東南而去,城北有城門兩座,新關門是正門。
東麵則是一片平地,接著瀏水的灘塗,亦有城門兩座,靠北端的為小吳門,靠南的為瀏陽門,瀏陽門外是楊梅山。
城南有門一座,緊臨錫山、妙高峰、震旗山等,群山環抱,層巒疊嶂,僅在楊梅山與錫山之間有路通行。
據孫朗所報,潭州城目前的兵力不多,而曆史上邊鎬是在益陽淪陷不久,聞沿路列城皆潰,又見潭州兵微將寡,軍紀鬆馳,多不能用,遂連夜棄潭州東逃。
現在益陽剛下,邊鎬還沒有生起逃跑的念頭,所以郭宗誼操心的並不是攻不下潭州城。
而是如何儘可能地消滅南唐生力軍,阻止邊鎬東逃,這才是要精心籌謀的事。
細細想了一番,郭宗誼心中有了個輪廓,他問楊廷璋:“敵軍城頭可有火箭?”
楊廷璋點點頭:“城西的城頭上架了不少臥子弩、雙床弩,以對江中舟船,遂必有火箭。”
此時的火箭是靠弓弩發射的,在箭頭後方綁上球型火藥包,火藥量按弓力大小增減,一般步弓火箭帶藥五兩左右,引燃後發射,用於火攻,再合適不過。
可惜的是火藥箭都沒有火焾,隻用樺皮等易燃物做一層外殼,帶燃藥包內的火藥,往往不能竟功。
郭宗誼臨行前從襄州取了火藥箭千支,或弩發或弓弩通發。
試射之後,燃燒雖猛,卻不能爆炸,他便下令取細長的乾竹筒,一端鑽小孔,內填火藥、鐵屑、碎石,兩頭密封,再以紙裹上少量火藥,製成引線,環綁於弩箭之上。
這種新式火箭爆炸時,其聲如雷,煙火衝天,碎石飛濺,五步之內,鐵甲都被打得凹陷。
雖不能穿透,但殺傷力也足夠,畢竟目前沒有兵卒能夠全身覆甲。
火藥箭試驗成功,郭宗誼又命匠人做了一些霹靂炮,以陶罐為殼,以紙裹藥,填充一些石灰、鐵屑、碎石,點燃後用投石機或者床弩來發射。
爆炸後濃煙滾滾,灰雲密布,人在其中,無法睜眼呼吸,更彆提那些鐵屑碎石,五步內的普通甲片,均被打穿。
行營諸將都大為驚歎,於平楚一役,更添信心。
聽到楊廷璋所報,郭宗誼點點頭,若如此,便要在江岸邊置砲石機,投霹靂炮以掩護水軍戰船。
於是他指在小天馬山腳邊的位置,命令道:“在此處置砲石機,務必要將西城頭的敵軍攻勢壓住,方便我軍搭浮橋登陸。
楊廷璋欣然領命,看樣子郭宗誼是打算把潭州城西作為主攻方向,這是正確的,因為城北是正門,有甕城。
且城北臨瀏水,在湘水與瀏水的交彙處,有兩座小山夾河聳立,是伏擊的上佳地點,若攻北門,得不償失。
至於城東,雖然開闊,可根本繞不過去,城南倒是條險路,可惜城南震旗山臨江直立,與潭州城比鄰而居,擠成一個夾角,陸上還突出來一塊,形成一個天然碼頭,邊鎬的水軍就駐泊在那裡,是個攔路虎。
“猛火油櫃有多少?”郭宗誼轉頭又問安守忠。
“有四十多座,都安放在樓船首尾兩側。”安守忠不假思索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