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崇徹趕到西北角的寨堡,寨內外已聚滿了人,一個小校見他過來,忙不迭上前邀功:“潘帥,已點清楚了,共有七千五百多人。”
潘崇徹點點頭,麵色不改,人數雖比他預想的多上一倍,但殺心已起,他已不關心是三千還是七千。
不過眼下這裡三層外三層的軍士,將寨堡圍得水泄不通,卻是不能夠再殺這些俘兵了,潘崇徹略一思索,命令道:“速去找軍中的郎中來,給這些兄弟治傷,再留下兩千輔兵,照顧他們。”
言罷,潘崇徹調轉馬頭,往大帳趕去。
既然不能根除這些麻煩,就隻能去利用他們所剩不多的價值。
趕至他的帥帳,潘崇徹召來各部主帥,沉聲問道:“那七千多好兒郎,你們可都看見了?”
眾將帥紛紛點頭,臉色多有不岔,尤其是何晶真,更是雙目冒火,因為那些俘兵,多是他靜江軍轄下的鎮兵。
“如此虐俘者是某生平僅見,不除此子,難泄某心頭之恨,想必諸君與某也是同樣心情,某欲率軍,北上追擊,諸君可願同行?”
眾將帥嘩啦啦跪倒,叉手高聲道:“謹遵大帥諭令!”
潘崇徹見軍心可用,滿意點頭,這盤散沙終於被他捏成了團,由是信心倍增,當即下令,揮師北上,率大部往溥州追去。
可郭宗誼此刻已離開溥州,他率軍在距溥州城五十裡時,突然轉頭,又一次橫渡漓水,朝著散布在桂州城北的宜州、融州軍猛撲過去。
王師來的太快,二軍措不及防,又是千兒八百人一部,散防於桂州北,無法有效反擊。
郭宗誼大軍根本未動,僅李漢超率領三千馬軍一個衝鋒,便能斬首數百,敵軍崩裂潰逃。
抓了幾個指揮使,李漢超逼問出其餘營地下落,便率軍挨個撲上,敵軍一觸即潰,不到兩日,宜、融二州在桂州北部置的七座營寨,共兩萬人,悉數被平。
得益於敵軍無馬,且兵弱將寡,李漢超多以火器突襲,所部折損不過四百,竟斬首一萬三,俘兵兩千餘,其餘潰兵皆被衝散,丟盔棄甲,不知去向。
另外還繳有軍糧五萬石,戰馬四百餘匹,駑馬、騾、驢共兩千餘匹,兵刃鎧甲無算,郭宗誼得此補充,部隊機動性大增,不到兩日,大軍便抵防守空虛的融州城下。
而潘崇徹此時正在溥州,氣得直跳腳。
郭宗誼此舉令他大感意外,難道這小殿下不打算撤軍?要率這數萬人,在南境腹地,與他周旋下去?
看著案上輿圖,潘崇徹沉思良久,還是沒猜出郭宗誼的真正意圖,但眼下,周軍恐怕已攻下融州,而那郭宗誼的下一戰,會在哪裡?
潘崇徹的手指滑到了宜州,想了想,又滑到了柳州。
柳州是座大城,在整個鬱江北十四州中,僅次於桂州,且有河穿城而過,漕運便利,郭宗誼從一開始,可能就是想攻柳州,而不是桂州!
潘崇徹越想越有可能,他逐一回憶郭宗誼入境後的舉動,在心裡細細掰磨。
這小殿下先是分兵三路,點火造勢,引他們出動大軍圍剿,以逸待勞。
等各州大軍出動後,又欺負南方無馬,倚仗北軍多馬,軍卒善騎,拋棄輜重,輾轉諸州,尋找戰機,逐一攻破。
同時放歸大量半點戰力也無的俘兵,以拖累漢軍,讓漢軍永遠追不上他。
這等戰法,是潘崇徹戎馬半生,頭回見到的。
可這戰法確實很有效,僅看當前,昭、賀、融三州的府庫已被洗劫一空,連百姓手中的牲口都買了去,一頭小驢崽子都沒留下。
整個靜江軍,包括轄下諸州縣的鎮兵,俱都損失慘重,傷亡已過四萬,被俘近兩萬,何晶真手中精銳雖在,但也是大傷元氣,此戰過後,這靜江節度使能控製的州縣,怕會僅餘桂州一城。
想畢,潘崇徹長長歎了口氣,也沒聽說郭宗誼麾下有什麼善戰的將軍,若兵事全由他一人決斷,那此子也太過妖孽,頗有當年唐太宗李世民的風采。
唏噓一番,潘崇徹開始思考對策,已經知道郭宗誼要攻柳州,他卻無可奈何,鬱江以北的鎮軍全在自己身邊,柳州城防空虛,郭宗誼又有大量新式火器,柳州城破隻在旦夕之間,若要回援,肯定來不及。
且就算能回援,他也不打算去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