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近李府時,郭宗誼終於開口,叮囑符染:“一會到了李府,你就去找李家長孫女李俞玩兒,我跟李相談完事,再來尋你,到時如果天色尚早,我們再去右廂瓦市上逛逛。”
聽到可以去熱鬨的瓦市,符染興奮得直點頭,她總饞瓦市上的各色小吃,雖然粗糙,但味道遠比家裡私廚們做的點心、零嘴要好,可惜她二姐不常帶她去。
瓦市街麵上的雜耍也很有意思,還有棚子裡的懸絲傀儡戲、說評書、旋舞、相撲……
隨便一處角落,都比死氣沉沉的高門大院來得滾燙鮮活。
馬車停下,郭宗誼牽著符染下了車,李榖長子李吉,也就是李俞的父親,已等在大門外,見郭宗誼下來,急忙上前行禮參拜:“臣拜見皇長孫殿下,殿下萬福金安。”
郭宗誼端端正正回了一禮,奇道:“李補闕這是準備出門?”
李吉搖頭:“非也,家父命臣在這裡恭候殿下大駕。”
郭宗誼更加疑惑:“李相怎麼知道我今天會來?”
李吉笑嗬嗬未答,讓開身,請道:“臣也不知,殿下不如進府,見了家父當麵問問?”
“不必了,進府吧。”郭宗誼訕笑道,對李吉的揶揄充耳不聞,他若在這等小事上追問不止,就太失身份了。
跨過門檻,郭宗誼急急駐足,扭頭謂李吉道:“李俞可在府上?”
李吉臉色一黑,很想回答不在,但李榖的囑咐他又不敢違抗,隻好不悅反問:“殿下今日是來尋小女的?”
見他臉色難看,郭宗誼心中稍快,算是報了剛才的一箭之仇,他拉過粉雕玉啄的符染,解釋道:“這不是帶了個拖油瓶,我與李相有事相談,想請李俞幫忙照看一二。”
李吉心中冷笑,怕是你故意為之吧,但這是正當要求,他不好拒絕,點頭答應。
三人繼續前行,李榖在正堂廊下相迎,見郭宗誼身後一大隊的甲士肩挑手提,都是大箱小盒的禮品,心生歡喜,大笑著走上前,行禮拜見:“殿下,彆來無恙。”
李榖比他離京時更清瘦了些,但精神矍鑠,容光煥發。
郭宗誼回禮,開玩笑道:“李相這些日子可是得了什麼養生秘方,看著至少年輕了十歲。”
李榖笑意更甚,捊著須,眯著眼,答道:“殿下在南境開疆拓土,將大周國境推到了五嶺以南,得民十幾萬戶,得地二十餘州,老臣得此佳訊,自然精神煥發。”
“宗誼能拿下南境,全靠李相在開封調度有方,這不,特意挑了些戰利品帶給李相,還望李相不棄。”
“殿下客氣啦,調錢運糧,臣之本分也。”
李吉在一旁聽得直犯惡心,急忙見縫插針,打斷了這一老一少的相互吹捧。
“父親,殿下人都到了,不如進屋再談。”
李榖隻好訕訕作罷,扭頭瞪了他一眼,見兒子牽著個女童,不禁問道:“這是誰家的孩子?”
“是符彥卿三女,今日來我府上做客,就一並帶出來了。”郭宗誼搶著答道。
“哦?”李榖長眉一抖,麵露驚喜,“竟是淮陽王家的千金,今日寒舍真是蓬蓽生輝啊,來了這麼多高門大族的子弟。”
符染素來膽大,見了陌生人也不露怯,當下大大方方行了個晚輩禮:“符染見過李伯伯,李家進士門第,符染能來沾沾文氣,才是榮幸之至呢。”
李榖聽得舒心,眉開眼笑道:“淮陽王可真有福氣,行啦,你去後院找李俞他們玩耍吧,我與殿下有事要談。”
李吉將符染帶了下去,郭宗誼急忙問道:“今天府上來了很多客人?”
李榖微微吃驚:“殿下不知道?”
郭宗誼滿頭霧水:“你家裡來客人,我怎麼會知道?”
李榖微怔,看來這小殿下是不知道,隻好出言解釋:“京中小輩們有個文會,每月舉行一次,今年輪到李俞主持,地點就放在了府上的後苑。”
郭宗誼這才恍悟,難怪他會讓李吉在門口迎接,原來李榖以為他也在文會之中。
“原來如此,我家表兄李未翰倒是跟我提過此會,但我並未留意。”
李榖嗬嗬一笑,將郭宗誼迎進正堂:“殿下誌在天下,自是不會與那些同輩一般,吟詩作對,流於仕林。”
二人相對落座,李榖又問:“殿下在南境,生活可還習慣?”
“與中原也無太大差彆。”
李榖點頭,轉而道:“殿下要的火器原料,我已籌齊,年後便可發往潭州。”
郭宗誼略喜:“多謝李相。”
李榖擺擺手:“小事爾,不過老臣有一言,不知該不該問。”
“李相但問無妨,宗誼知無不言。”郭宗誼連忙答道。
李榖揮退左右,自袖中取出一本文牘,薄薄數頁,厚不及一寸。
“這是殿下先前來信要的礦籍,但殿下要這礦籍,意欲何為?”
郭宗誼知道李榖在擔心什麼,對上李榖直勾勾的老眼,他坦然答道:“自然是將各地礦脈都收回朝廷。”
李榖點頭,沉吟片刻,歎道:“此事殊為不易,必有許多大臣、節度使跳出來反對,老臣執掌三司多年,屢次想整頓鹽、鐵務,可次次都铩羽而歸,其中利益盤根錯節,還請殿下三思啊。”
郭宗誼點頭:“山澤之利,宜歸王者,唐德宗時,便有此製,但如今天下大亂,此製已形同虛設,各地礦業,大多都被節度使把持,自然不會太容易。”
“如此說來,殿下是已有定計?”
“是有些思路,但要等我徹底平定南境後,方可向陛下諫言實行,先問李相要這礦籍,也是為了作些準備。”郭宗誼如實答道。
李榖笑開來,將礦籍遞出:“如此老臣便放心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