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錯,朕允了。”郭威很滿意郭榮的裁斷,捊須為這三人定錘。
殿直押著失魂落魄的三人下去。
監察禦史仍未回班,拱手似是又要上奏,郭宗誼暗自心驚,以袖遮口,悄聲問身側的鎮安節度使陳州)兼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郭崇:“此人剛直敢諫,可知姓甚名誰?”
郭崇細細打量那禦史一眼,搖搖頭:“臣也不曾見過,當是禦史台常年在外的禦史,畢竟朝中五品以上京官,臣都叫得上名兒。”
五品能上朝,郭崇典理禁軍,衛戍皇城,確實都認識。
郭宗誼點點頭,打算下朝後,上前攀談一二,如今朝綱不振,如此忠正之臣,理應重用。
就在二人談話間,監察禦史又彈劾了一堆官吏,郭威著有司一一查辦,東西兩班的文武官員,都已有非議。
監察禦史渾然未覺,睥睨左右,冷冷一笑,又奏道:“臣還要彈劾天雄軍節度使、鄴都留守王殷,恃寵而驕,行事蠻橫,出入局從,多方聚斂,請陛下降詔,著有司查審。”
此言一出,滿殿嘩然,王殷此時可就在殿上,這位禦史又無實事,分明是在挑釁。
王殷卻不動如山,無奈笑了笑,拱手出班:“臣也請想陛下降詔,還臣清白。”
郭威揮揮手,示意王殷回班,監察禦史彈劾王殷的諸條罪狀,沒有實事,很難給他定罪。
他也想趁機將王殷一舉拿下,何福進先其一步入朝覲見,將其許多不軌之事密奏,郭威心中已對王殷起疑,但證據不足,治一個大員的罪,朝臣心中會不服,各地節度使也會惶恐。
想定,郭威環視一圈,正聲道:“景卿,禦史雖能聞風奏事,但也不能隨便汙蔑一位國朝重臣,你彈劾王卿罪狀,可有證據?”
景姓禦史微怔,暗歎一聲,搖頭回稟:“稟陛下,臣沒有。”
言罷,躬身一禮,退回班中。
郭威臉上浮起笑容,轉頭顧王殷道:“王卿,你受委屈了,但禦史聞風奏事,乃是職責所在,萬望勿怪。”
王殷受寵若驚,行大禮拜倒:“謝陛下厚愛,臣惶恐!”
郭威笑容更甚,虛扶一把:“王卿請起,眼下國典在即,且值歲末,京中往來駁雜,治安每況日下,王卿既已入京,便替朕分分憂,典理禁軍,巡警內外,如何?”
王殷身上還兼著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是郭崇的頂頭上司,他若想執掌禁軍,也挑不出毛病,除非郭威明確,他這個衙帥是虛授。
但郭威敢授,王殷又哪敢真接,連忙推辭道:“稟陛下,臣入覲前,部屬餞於離亭,多飲了幾杯,上馬時失鐙,翻墮於地,傷仍未好,恐不能擔此重任,還望陛下海涵。”
“哦?”郭威一挑眉,故作驚訝,神態與郭宗誼平日裡如出一轍。
“王卿受傷了?快找禦醫來,下了朝給王卿診治。”
王殷長於軍伍,墮馬次數不計其數,根本沒受傷,便又推辭:“謝陛下隆恩,但臣來時已看過大夫,不必勞煩禦醫了。”
“也罷。”郭威試探完了,便也不再窮追猛打:“那朕便賜些藥珍給你,你在府中好生調養。”
“謝陛下厚愛!”王殷這次沒有推辭,欣然領賞。
郭宗誼瞧了一出好戲,心思飛轉,見郭威似要退朝,便舉平朝笏,高聲出班:“陛下,臣有本奏!”
郭威剛準備起身,退朝二字都要嘴邊了,被人生生擋了回去,正要發火,但抬眼一看是自已孫子,也隻把火咽回肚裡,無奈道:“奏來。”
郭宗誼輕咳一聲,奏道:“臣請領內外巡城事,以保京城治安。”
郭榮聞奏,自階上狠狠瞪了兒子一眼,郭威也是把臉一板,搖頭道:“不準!”
說著,便不再給郭宗誼機會,大袖一揮:“退朝吧。”
郭宗誼仍不死心,但隨著東上閣門使的一聲“衙內無事”,郭宗誼也隻能作罷,跟著百官恭送皇帝。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