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出名了
陸良思考了一下,他這一次選擇的試驗對象為小鼠。
雖然說,對於小鼠試驗,細胞試驗無疑是更加方便快捷。
但細胞試驗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
那就是,你永遠都猜不到,你的細胞為什麼會死。
你哪怕再怎麼做好滅菌工作,紫外燈也好,超淨台也好,細胞該死還是會死。
有可能,你今天左腳踏進細胞房,你養的細胞看你很不爽,於是他選擇了自殺。
陸良並不是很擅長養細胞,或者說,但凡經他手養過的細胞,最後都死絕了,估計是細胞看他十分不爽。
因此,比起養細胞,陸良更傾向於去養小鼠。
而且小鼠試驗能夠提供的試驗數據更加全麵和詳細。
陸良新建ord文檔,在文檔上敲下幾個大字,試驗方案。
試驗方案的設計很簡單,直接翻幾篇文獻出來,按照彆人文獻上的試驗思路去設計就行了。
陸良第一個考慮到的,就是試驗小鼠的來源。
這試驗小鼠可不是下水道裡的耗子這麼簡單,那都是由公司培養出來,專門用於動物試驗的小鼠。
當然,這種小鼠價格也是昂貴,十多隻小鼠能賣到一千多塊錢。
小鼠模型不用擔心,直接在廠商那裡就能夠購買到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這種小鼠都是培養好的,直接拿來用就行了。
無非就是花點錢而已,花不多了多少。
反正現在課題組經費充足。
在解決完小鼠模型的事情後,陸良繼續往下思索。
試驗先設置三個組,一組空白對照,一組利拉魯肽對照,最後一組是試驗組,也就是二甲雙胍組。
每個試驗組先預訂12隻小鼠。
但考慮到小鼠在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個彆死亡現象。
因此,為了以防萬一,每個小組實際喂養的小鼠會增加到14—16隻小鼠。
在敲定小鼠的數量和組彆之後,陸良開始思索起藥物的添加方式。
一般來說,小鼠實驗中,常見的添加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小鼠日糧添加,就是將藥物添加到小鼠日糧中,讓小鼠在采食的時候,將藥物一起吃下去。
另一種是飲水添加,也就是將藥物添加在水源中。
如果是其他的試驗,這倒也沒有什麼問題,但這是藥物,必須要考慮到藥物劑量的精準性。
而日糧添加和飲水添加都存在一個很大的弊端。
你無法確保每一隻小鼠,能將當天的日糧或是飲水全部吃完。
有的小鼠,它吃到一半,他就不吃了!
誒,就是玩!
這個時候,藥物的劑量就會出現問題,從而影響到整個試驗。
因此,藥物添加的最好方式,那就是灌胃!
直接給小鼠灌進去,百分百確保每一隻小鼠都服用了相同劑量的藥物。
陸良在ord文檔上寫下自己接下來的試驗計劃。
然後再是試驗周期,這個時間點需要掐準。
飼養小鼠的地點、方式,試驗結束時需要從小鼠身上采集的樣本,例如血清之類的。
&nad、白介素1β,白介素6
這些指標都被陸良一一羅列清楚,隻有這樣,才能夠確保整個試驗過程中不會出現太大的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