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以後,隻要提到老李頭,肖凡就犯病,跑到老李頭自儘的槐樹下不回家,有人去安慰,傻坐越久,最長一次兩天兩夜不吃不喝坐在樹下,從那以後,誰也不敢在肖凡麵前提他師傅,隻要他去老槐樹,也沒人去打擾他。
肖凡逃亡那天夜裡,劉開義無意提了一嘴老李頭,離開劉開義,肖凡在渠江火車站在的鐵軌邊坐了一夜,他和老李頭的感情,外人很難理解。
知道兒子是去紅軍山,這個時候誰去勸,都會加重肖凡的“師傅病”,所以趕緊製止了應小霞。
“看你孤兒寡母也難,這麼多年,是我一直攔住他才沒找你麻煩,你還跑來乾什麼?給你說了,你家蘭子的事,他不可能幫。趕緊回去,你在給我幺兒提這事,我真要和你拚命。”
招呼了應小霞,平時對任何人都輕言細語的肖凡媽,跑到胡先蘭麵前,第一次炸毛了。
“媽,到底怎麼回事,要不我去叫三姐陪我一起去找他。”
知道肖凡性格倔強,剛才的言行,應小霞很是擔心,想到許多事肖凡會聽自己,也聽香桃的話,應小霞想兩姐妹一起去安撫。
“誰去都沒用,這個時候,去了反而加重他的“師傅病”,他去陪陪他師傅,氣順冷靜了就回來了。”
看到肖凡發怒的樣子,應小霞和肖凡媽心裡也難受。
肖凡媽領著三個丫頭,回到家裡關上門,從上鎖的木箱裡,拿出一個用布包裹有些年陳的經濟煙盒,遞給應小霞。
“煙盒裡就是他師傅讓他保管的180元錢和一枚銅錢,煙盒是在他師傅走時,上衣口袋裡發現的,當時煙盒裡有一支煙,長久時間發黴了,征求凡兒同意扔了,這些東西是他交給我幫他保管。”
肖凡媽給應小霞和兩個小“秘書”講了肖凡和他師傅的故事。
老李頭走後,肖凡的左鄰右舍都不和胡先蘭說話,他在這排平房裡,就是被孤立的人,確實沒有地方容身,老李頭也交代了房子給她住,就厚著臉皮一直住這裡。
胡先蘭沒有收入來源,老李頭走後,情人也拋棄了她,靠幫人縫縫補補,很難維持家用,女兒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
【作者題外話】:隨筆感想
東莞往事已經到一百章節了,能看到這裡的人,應該對那個時代的往事,有點興趣才會追讀到這裡,我就大概說說與故事有關的背景話題。
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中期,是外商在廣東投資最鼎盛時期,也是用工高峰期。
當時人口普查,中國十億人口,廣東遍地是黃金的傳言,吸引了全國各地人員湧向廣東,形成用工崗位多,找工作的人更多。
因為當時全國經濟條件限製,去廣東的路費和先期吃住,都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所以投親靠友是當時最盛行的方式。
當時,能在廣東找到份工作,對許多遊子來說,在鄉親麵前是很榮耀的一件事。
因為過多人湧來,到廣東能順利找到工作的,大概還不足三成,自然形成了介紹費,隻包吃住免費用工等眾多黑心現象。
東莞這個地方,當時是僅次於深圳最大的改革前沿城市,隨便找個經過個那個年代,漂泊東莞的人,都能說出幾件漂泊囧事,所以東莞往事太多素材,我隻取用可以相對接近事實,大家想聽,媒體也能發聲的往事串聯,故事隻要冠名的配角人物,絕大部分都不是三分鐘謝幕的龍套,個彆除外。
故事對某些職業帶有“歧視”的落筆,故事後麵也有故事繼續暴露緣由。針對事不針對事,請勿對號入座。)
今天暫時分享到這裡,以後隨筆感悟,會不定期陸續分享。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