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準備稱王建製,大開科舉!_從神探李元芳開始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 第八百五十六章 準備稱王建製,大開科舉!

第八百五十六章 準備稱王建製,大開科舉!(1 / 2)

“喝!哈!”

“運勁要圓融有度,不可逞一時之勇……武鬆,要用心記住!”

燕京歲安書院,練武場上,林元景正在指點歲安學員槍法,武鬆赫然在列,作為預備役學員,挨訓的次數最多。

李彥坐在書房中,沉浸在天書裡,此物確實博大精深,尤其是天地兩卷對於天地元力的運用多有涉獵,太符合他的心意了。

看著看著,抬起頭來,杜興已經到了門外:“總教頭,關勝、呼延灼諸將已至燕京。”

李彥頷首:“安排在驛館休息一日,明天我見他們。”

杜興領命,又從懷中取出幾封信件,鄭重奉上:“這是盧統領、朱參讚、吳參讚、時機密的信件,請總教頭過目。”

名為信件,與奏章其實也沒有區彆了,李彥展開一看,不出意外地提到了稱王的事情。

盧俊義講得最直接時遷也較為直白,朱武和吳用則引據論點,向文臣靠攏。

對於他們兵不血刃拿下汴梁,李彥是很欣慰的。

如此一來儘收河南地區,已是指日可待,所以稱王建製,成立一套完善的政權班底,就變得至關重要。

甚至燕雲之地傳出不少呼聲,擁護他一步到位,直接稱帝。

威望如日中天,麾下兵強馬壯,儘收中原精華,現在稱帝確實足夠了。

相信換成田虎、王慶乃至方臘,都會迫不及待地稱帝享受九五之尊的感覺,但李彥知道,還不是時候。

因為在軍事方麵,目前的鄉軍橫掃整個北方,都不會有困難,在政治方麵,則又衍生出許多問題。

其實還是那個核心,文官數目不夠用。

李彥算了算書院裡麵培養出來的嫡係人數,心中歎了口氣。

在他原本的計劃裡,擁有天罡地煞命數的原梁山好漢,作為武將嫡係,儘量往文武雙全的路數發展。

同時書院內,也將教出一批又一批的文治苗子,將來作為文官嫡係,安排到地方州縣,實施改革。

他的思路一貫是以人為本,要做什麼事情,綱領製度固然重要,但最後實施的終究是人,造反就更彆提了,所以在醞釀準備的過程中,應該在書院內教導十年,培養出一代人才。

十多年的時間,準備一場改朝換代,已經夠短暫了,他有這個耐心徐徐圖之,當然這樣的路線肯定要麵臨宋廷的壓力,畢竟對內鎮壓,大宋向來是極為熟練的,有識之士也不會坐視他壯大,爭鬥由此而來。

結果計劃趕不上變化,由於趙佶弑母的消息傳出,遼國南下入侵,這個曆史上沒有發生的大事件,讓一切都大幅度提前了。

如今他的武將班底頗為豪華,堪稱人才濟濟,連楊誌、關勝、呼延灼著等與趙宋有著家世關連的大將都投靠過來,但文臣嫡係卻寥寥無幾。

這樣就導致了,在新朝之處,必然要用到大量的前朝舊臣,許多殘留問題也會繼承下來。

比如官製。

宋朝的官製,是曆朝曆代裡麵最複雜的,沒有之一,由差遣、本官階、散官階、勳官、爵位、貼職等等組成,這種製度說得好聽些,叫加強中央集權,防範武將、文臣、皇後、外戚、宗室、宦官等勢力專權獨裁,說得直白些,就是趙匡胤得國不正,心虛之下,在官職製度上極度防範有人效仿他的故事。

以致於漸漸的原本一個人的職位,變成了四五個官員乾,把每分權力拆得又細又碎,冗官不說,還造成了執政效率的極度低下。

當然,這樣對內鎮壓的效果確實不錯,以致於北宋一百多年的曆史中,都沒有一位真正意義上的權相,章惇不是,曆史上四起四落的蔡京更不是。

但李彥極為討厭這種一味分權,效率低下的行政製度,他的新朝並不會完全回歸前唐的那一套,畢竟時代不同了,卻肯定要進行大幅度的調整。

偏偏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趙宋這樣的官製已經執行了一百多年,如果再用一批前朝的舊臣,就算是九五之尊都沒辦法說改就改。

而這個事情拖不得,在改換朝代的時候,修正錯誤的代價是最低的,等拖到新朝開辟,再來推行,下麵隻會更加抵觸。

“培養好文武人才,再開新朝,是先難後易;”

“如今新朝輪廓初定,再按我的心意改變製度,反倒是先易後難。”

“幸好還有兩場關鍵的儀式和官位的分配。”

在這樣的考慮下,李彥更不會一步到位。

彆人稱王建製,稱帝開國,主要是為了確定自身至高無上的統治地位,他卻準備通過這兩個關鍵步驟,完成舊朝到新朝間的兩次過度。

如今是第一次。

稱王,建百官司屬!

同時。

宣告北方,準備大開科舉!



最新小说: 超級殺戮係統:一人成道萬骨枯! 被氣進棺材,她拋夫棄子二嫁京圈大佬 金玉纏枝 年少如龍 斬神:藍染模板,我將立於天上! 東京女友圖鑒 從拔劍開始成神 強明:我將現代物資搬運到大明 她找白月光,我閃婚豪門大小姐! 穿越1961:分家後,我蓋房屯糧肉滿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