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道之術?”
宋江看著紙上那明顯有彆於自己的字跡,目光露出凝重之色。
他苦讀天書人之卷,其中最難理解的,就是那些道法咒訣,隻覺得如看天書。
這話聽起來挺怪,但宋江覺得,玄女娘娘既然把書賜予給他,那就應該是凡人能看懂的,如果完全是無法領悟的天書,那何必多此一舉呢?
所以這其中的差距,應該就是沒有那位天機星共同參悟了。
當真可惜……
不過雖然無法理解道法咒訣的妙用,宋江在這方麵還是特意了解不少,所以此時一看這筆走龍蛇,就知道是有異人與自己溝通,在紙上寫道:“閣下是何人?”
筆自行顫動起來,繼續寫道:“金華山,洞雲子。”
宋江眉頭微揚,金華山是道教福地之一,也是鼎鼎有名,但他並不完全相信:“有何證據?”
筆寫道:“貧道如今就在方臘身邊,進攻襄陽時,方臘令行刺殺之道,殊為下作,貧道厭之!”
宋軍的情報,是基本上沒有情報,對於敵人的了解,全靠兩軍戰場上的交鋒,宋江還真不知道方臘身邊有這麼一位左道之士,不過對方說得言辭鑿鑿,倒也不像是誆騙。
宋江稍稍沉吟,繼續寫道:“道長準備如何助我攻克江陵城?”
筆開始奮筆疾書,字體之間竟有了幾分淩厲的劍意,好像一位方外道士在禦使飛劍:“江陵城的文武守將,是方臘的兩員親信,兵部尚書王寅和吏部尚書王慶,王寅對方臘忠心耿耿,絕不會動搖,王慶此子卻頗多心機,不是久居於人下之輩,又在方臘軍中籠絡了一批自己的乾將,宋將軍若要破敵,還需與王慶聯手!”
宋江目光閃爍,如果此事是真,那收獲實在巨大,想了想寫道:“多謝道長!”
這個言下之意,就是我承下情,你可以提出條件了。
“能幫到將軍就好,貧道告辭了!”
然而筆卻寫下這麼一句話,微微往下頓了頓,好似行禮一般做出告彆,上麵的一絲靈異散去。
宋江再看紙麵,發現上麵所寫的字統統消失不見,確定對方已經離開,喃喃低語:“方臘身邊的洞雲子想要棄暗投明麼?總覺得有幾分古怪……但吏部尚書王慶,如果此人真的與方臘有二心,一定要速速接觸!”
“原來是幻術……”
相比起宋江打開了攻取江陵府的新思路,李彥則近乎親眼見識到,明尊是怎麼與人聯係的了。
怪不得方臘的夢境裡麵,明尊的形象頗為詭異,時而俯首稱臣,時而張牙舞爪,卻又看不出任何特征,那其實不是明尊隱蔽的好,而是其內心印象的一種具現化。
在方臘的印象裡,明尊就是既要巴結著自己,又心懷叵測,表現到幻象中,那屏風後麵的影子就會產生這樣的變化。
其實如果有第三個人旁觀,就會發現方臘一直在對著空氣說話,屏風後麵根本沒有任何改變。
筆和紙也是一樣,如果方臘和宋江的注意力不被對方的話所吸引,他們就能發現,自己在紙上寫了不少字,筆上和硯台的墨汁卻半點沒少。
最終字的消失,也並非對方的手段,而是壓根就沒寫。
“走幻術風格的話,倒還真是有些麻煩,明尊實力如何暫且不說,躲貓貓是肯定很在行的。”
明尊自始至終沒有發現在上空觀察的李彥,那不光是距離的問題,還因為這具化身本就是氣數所成,在參悟天書後氣息越來越隱蔽,但反過來,李彥也難以追尋到對方的下落。
他自己對於幻法沒有研究,《太淵鎮法》裡麵也沒有具體篇幅講述幻法。
不過術業有專攻,由此李彥倒是想到了有過短暫較量的一人:“支持田虎造反的‘幻魔君’喬道清,幻法造詣十分高深,此人是羅真人的師弟,如果回歸了二仙山,倒是可以請他相助一下。”
有了明確的難題,解決思路很快清晰起來。
而不僅要破解明尊的道法手段,李彥對於此人接下來的目的也很感興趣:
“莫不是準備棄了方臘,轉投王慶,然後與宋廷結盟?”
……
“可惜了,如果能擒下此賊,嚴加審訊,應該能獲得賊人的動向。”
王慶並不嫌棄血汙,旁觀仵作將王英的屍體仔細檢查一遍,並無什麼收獲,輕輕歎了口氣。
“都怪傑哥兒,都仔細關照了,還痛下殺手!”
玉葉公主十分惱火,狠狠瞪了方傑一眼,這大侄子趕忙垂下頭去,不敢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