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並沒有丟失,守將石勇當記大功,禮部侍郎梁世傑也有穩定人心的功勞。”
????????李彥抵達順州之北,臨時搭建的指揮部裡麵,地圖被推出,他先是閱覽了各地彙總的軍情,發現沒有山海關的第二封急報,就知那裡的戰況尚在膠著,露出欣慰之色。
????????眾將林立,就見這位抬起頭,抽出熟悉的教鞭,在長城防線上一劃,開篇明義,直指戰略核心:“此戰的關鍵,就在於長城。”
????????“雖然鐵浮屠升到三千人,各關隘都有配備,但我燕軍的騎兵總體還是不夠,戰術的主動性上,依舊是金人占優。”
????????“一旦被金軍突破邊防,長驅直入,必定是烽煙處處,疲於應對,那是敵人希望看到的局麵,萬萬不能落入這個節奏中。”
????????眾將點頭。
????????他們一路追隨,知道這位從總教頭,到燕王,再到如今的大燕至尊,都始終愛民。
????????所以途中無論是朱武、吳用、公孫昭,還是盧俊義、花榮、時遷、丁潤,都在思索應敵良策,卻無人朝著堅壁清野之策上麵想。
????????那不僅對於民眾傷害極大,時間上麵很可能也來不及,若是執行到一半,金軍撕開一條防線衝進來,後果不堪設想。
????????盧俊義率先開口:“陛下,我等當禦敵於境外,若能奪取中京,可亂金人之心,令敵勢不攻自破!”
????????花榮緊隨其後:“當令安東都護出擊,進取遼東,包抄金軍退路,若有機會,一舉殲滅敵軍!”
????????安東都護府,這是取自唐朝時期的名稱,燕軍的水師在接手高麗地盤後,如今在朝鮮半島構建起了地方班子,所用的就是安東都護府製。
????????正常情況下,接下來有大批的陸軍部隊和燕廷官員,將走水路去往那裡,把安東都護府經營得鐵板一塊後,正式出兵遼東。
????????那就是家門口打仗了,燕軍會用壕無人性的平推戰術,教金軍做人。
????????現在金人打完西夏,馬不停蹄地南下襲擊,安東都護府想要出兵,就顯得倉促,但也不是不行。
????????打仗本來就不會按部就班,敵人總是要造成意外與打擾,順風順水的勝利彰顯的是國力,能頂著突發事件逆勢取勝,才是更為驚豔的強軍。
????????所以這兩位都督的提議,獲得臣子們的認可,都不願意一味守禦,而是要將進攻變為最好的防守。
????????麵對這份鬥誌昂揚,戰意可嘉,李彥卻道:“諸位以為,襲擾金國後方,金主就會率軍撤退?”
????????眾人微怔。
????????難道不是麼?
????????李彥環視群臣,一如當時書院時的講課:“你們還是不了解此戰的定性,停留在普通的軍事行動上。”
????????“按金國局勢而言,痛失重地,民生動蕩,佛滅道棄,人心不安,軍隊又早就是久戰之師,豈能發動戰爭?這就相當於一個重病的人,不調理休息,偏偏要拿起武器戰鬥,那真是自尋死路。”
????????“但金主偏偏這麼做了,傾儘國力,壓榨出最後一口氣,都要孤注一擲,就是不願意整個金國‘病’死在榻上。”
????????“尋常戰役,除了勝利和失敗外,還有退兵言和的可能,但此戰金主不會退,也不能退,金國這個垂死的病人,是拚儘最後的力氣出來的,假如毫無收獲,一口氣泄掉,那班師回朝之際,就是金國分崩離析之時,各族再也不會聽從女真人號令,甚至就連女真各部,都不會再聽完顏氏的號令。”
????????“若朕所料不差,金主臨行前就會安排好後事,做好戰死沙場的準備!”
????????群臣臉色立變。
????????一國君王立下遺囑,禦駕親征?
????????這樣的敵人,這樣的軍隊,實在可怕!
????????李彥道:“所以諸位卿家明白,朕為什麼要來前線了麼?”
????????群臣若有所思。
????????根據上課時的習慣,以身做餌這個最明顯的選項顯然是不全麵的,朱武率先回答道:“陛下是讓金主騎虎難下?”
????????李彥嘴角溢出笑意,露出讚許之色。
????????朱武得到鼓勵,知道此次會議是明晰敵我,讓眾將做好心理準備,也就詳細解釋起來:“金主既然孤注一擲,那目標自是囂狂,是衝著我大燕京師,衝著陛下而來。”
????????“京師畢竟難攻,這群金軍此前滅高麗和遼國,又是剛剛掠奪過西夏,兵鋒正盛,狂妄自大,若是知道陛下離京,來到前線,勢必會一窩蜂湧至。”
????????“到時候,陛下所駐軍的長城關隘,當為主戰場,金主就算看出不妙,想要避而不戰,麾下部族將領都不會答應。”
????????“如此一來,金軍的騎兵優勢大大降低,被我軍牽著鼻子走,長城守備壓力驟降,而一旦打陣地之仗,我燕軍又怕過誰?”
????????朱武由簡到繁,吳用再由繁到簡,切中要害:“陛下親至前線,令我軍士氣如虹,金賊痛失人和,一人可當百萬師!”
????????眾將紛紛點頭。
????????“報!機密營軍情!”
????????正在這時,營外傳來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