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龜靈性最強?”
李彥有些詫異,想到了龍王身邊的龜丞相。
龍王龜相,是神話故事裡的經典組合了,龜丞相往往也是總管龍宮內外事務,在水族裡麵地位極高。
當然,不是看到一隻龜,就是龜丞相的,李彥念頭一動,金絲延伸,朝著小龜探去。
隨著絲線接近,四周的魚蝦一無所覺,依舊在追逐著丹藥和靈氣,那小龜也是靜靜遊著,然後被綁住。
嘩啦!
隨著水麵破開,陶隱露出好奇之色,然後就頗有些失望地發現,一隻巴掌大小,平平無奇的烏龜被提了上來。
他再仔細打量了一番,用法力和妖氣感應後,做出判斷:“這不是水族吧?”
廣義上來說,水裡的生物都是水族,但實際上還是有區彆的,水族是有智慧靈性的種族,並非那種被凡人漁夫捕撈的魚蝦,而從這小龜的體型和外表看來,更像是普通的海洋生物。
“有意思!”
李彥剛剛使用神禁之法進行篩選,還有唯識勁第六感的感應,等到當麵來看,這龜兒反倒變得普普通通,趴在手上,慢吞吞地轉動著腦袋。
他反倒有了興趣,從腰間取出一個小巧玲瓏的葫蘆,倒出一粒丹藥來。
陶隱側目,因為這丹藥表象極佳,圓融無暇,一看就是上品,卻聞不到絲毫丹氣,在如今的丹藥品鑒上,卻是次品。
李彥知道他的疑惑,解釋道:“丹氣本不該外泄,外泄會導致藥力下降,但凡事都要看外界環境,若我所料不差,這是天地異變後,不得不做出的妥協。”
“丹藥煉製的過程中,汲取天地元力,又不如人體那般會分辨毒害,天地汙濁後,如果還用原本的煉丹手法,難免煉出表麵完美,內蘊汙濁的毒丹,一旦服用,後患無窮。”
“所以煉丹手法經曆了一次變革改進,將外泄丹氣的丹藥當作合格品,這樣固然浪費了藥效,卻能有效地分辨丹藥是否藏毒,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
陶隱恍然:“原來如此!”
李彥順口問道:“你的煉丹術也是不俗,到現在還沒有回憶起來麼?”
陶隱皺眉道:“確實奇怪,從小到大的事情我都記得清清楚楚,但就是不會煉丹了,忘得一乾二淨……”
李彥目光微動,手掌上則傳來爬動的觸感。
小龜慢吞吞地逼近靈丹,伸出腦袋不斷在上麵摩擦,瞧那模樣恨不得一口吞下去,但顯然不具備以蛇吞象的能力,隻能靠在丹藥上,嗅來嗅去。
李彥瞥了眼它的動作,任由在手心上折騰,再問道:“陶世恩那邊認為龍王托夢是真,接下來準備如何?”
陶隱哼了聲:“他們都準備探索龍宮,在勤修避水訣了……”
李彥目光一動:“避水訣,這門法咒確實重要。”
避水訣和避火訣在這個世界都很重要,屬於出入水火之地的基本門檻,掌握了也不見得能自如行動,比如悟空,水中交戰向來是其弱點,“我須要撚著避水訣,或者變化甚麼魚蟹之形才去得,若是那般撚訣,卻輪不得鐵棒,使不得神通,打不得妖怪。”
這也是為什麼牛魔王的坐騎叫辟水金睛獸,特意把辟水兩個字擺在麵前,這項本事是很有用的,坐騎上天入地,下海行江,正是其職責。
李彥不會避水訣,出海時同樣是一個不小的弊端,聽說正一道準備充分時,自然關注起來。
陶隱得了提醒,突然覺得自己隻騎鶴,實在浪費:“正一道這些法咒符籙確實齊備,我早該讓陶世恩交一篇完整的出來啊!”
李彥道:“注意分寸。”
陶隱的語氣自信滿滿:“底線都是逐步被突破的,陶世恩容忍得越多,越是不會在這個時候與我翻臉!”
李彥心頭失笑,果然是近朱者赤,不僅懂得了懲戒惡人的辦法,還學會了運用沉沒成本。
陶隱去了,半個時辰沒到,就喜氣洋洋地返回,拿著厚厚的一卷《神霄法籙》到了麵前:“成了,不僅是避水咒,上麵諸多咒訣都有。”
李彥大致翻看一遍,評價道:“神霄派以內丹修煉為主,符籙咒術為輔,讓人的精神與天時四季、陰陽五行,內外相通,方可召請風、雨、雷、電,祛害免災。”
陶隱先是不明就已,等到接過翻了翻,很快沉下臉來:“這部《神霄法籙》全是符籙咒術,內丹功修卻隻寥寥幾語,是想我修煉得走火入魔……陶世恩居然敢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