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家瓦市。
相比起快活林,這裡是汴京內城的老牌瓦市了,裡麵有正店兩家,腳店十數,大小勾欄五十餘座,又有蓮花棚、牡丹棚、夜叉棚、象棚,最多可容數萬人。
這裡的象棚同樣是表現女相撲的地方,但由於快活林玩得花,此處就被搶了不少生意,近段時間隨著快活林的散去,桑家瓦市又恢複到它應有的地位,人潮洶湧,川流不息。
裡麵最為火熱的地方,還不是象棚,而是各大勾欄。
也許很多人聽到勾欄,都會露出期待的笑容,但實際上,勾欄是指用欄杆或繩索、幕幛等圍成的演出場所,設有戲台,自唐以來,戲劇已有雛形,到了北宋,戲曲開始蓬勃發展,勾欄就相當於唱戲的地方,類似於後世的戲院。
桑家瓦市近百年曆史,勾欄不斷發展,表演節目花樣眾多,觀眾席也分出了檔次,有地位最尊崇的“金交椅”,有位於舞台左側下場門的“青龍頭”,也有稍次一級但依舊是貴賓席的“白虎頭”。
此時除了“金交椅”空置外,“青龍頭”和“白虎頭”所在的位置,都坐滿了觀眾,欣賞著台上的說經。
正是大唐三藏取經的故事,說到女人國一段:“卻說那女王詔法師一行,入內宮看賞,僧行入內,就見香花滿座,兩行儘是女人,年方二八,星眼柳眉,桃臉蟬發,語話柔和,世間無此……”
“見僧行入來,滿麵含笑,近前相揖:‘此是女人之國,都無丈夫,今請師七人,就此住持,聞經聽法,種植善根……’”
“法師不願,女王又言:‘和尚師兄,為我作個國主,也甚好一段風流事……’”
大唐三藏取經,是目前最受歡迎的說經節目,哪怕早知道相關內容,眾人還是百聽不厭,每每到了精彩之處,比如三藏法師智勇雙全,克服困難險阻之時,又忍不住高聲喝彩。
而待得一個大篇章說完,主持上台,聲音嘹亮地報出下一個節目:“請諸位欣賞說唱《雙漸蘇卿》。”
這種說唱,是以目前最流行的纏令和纏達為基礎,吸收了不少樂曲腔調的一種新曲體,目前還沒有定型,曆史上到了南宋時期才徹底成為“唱賺”,對後來南宋的宮調和元雜劇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新奇表演誰都喜歡,聽到下個節目是說唱,觀眾們紛紛叫好,然後翹首以盼。
不料後台忽然傳來喧嘩,隱約有打罵和慘叫聲,片刻之後,一個赤裸著胳膊,走路六親不認漢子,帶著一群漢子,從台後轉出來。
“牛大?”
“‘沒毛大蟲’不是在快活林看場的麼,怎麼又到了桑家瓦市了?”
“唉,這惡霸來此,準沒好事啊!”
眾看客議論紛紛,眉頭大皺。
這位牛大也算是汴京城內臭名昭著的人物了,早在十幾年前,就聚集過上百潑皮,招搖過市,極為張狂,還鬨出人命,打死了外州人。
結果他雖然被府衙拿了,但那養的那幫閒漢立刻對報案者施以報複,那外州人後來就不見了,有的說是被無憂洞的賊子綁走了,也有說被沉入了汴河,反正後來就沒人敢報官,大赦天下後,牛大免罪,所過之處更是無人敢惹,尋常百姓對之又恨又怕,見了都繞道走,鋪兵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懶得理會。
等到公孫昭上任後,牛大行事低調了不少,開始在各大瓦市看場,收取一些保護費用,前段時間更是跟了向八,在快活林內當打手,沒想到突然出現在了這裡。
此時他晃蕩著一身橫肉,來到觀眾席上,大馬金刀地往金交椅上一坐,一群潑皮前呼後擁地將他圍住,大手一揮:“說唱有什麼意思,上嘌唱!唱得好了,老子我重重有賞!”
觀眾頓時騷動起來,哪有在這種勾欄點“嘌唱”的?就算是“說諢話”和“吟叫”,都比這來得高雅啊!
說諢話,是滑稽幽默的十七字詩,琅琅上口,故事又有趣,類似於後世的單口相聲;吟叫,原本是商販的叫賣之聲,後來轉變為娛樂表演,內容略顯簡單,但往往婉轉優美,悅耳奇特,是聽覺享受,套路類似於後世的asr。
唯獨這“嘌唱”,主打令曲小詞,內容專走下三路,類似於後世的郭德綱於謙講十八摸,高尚的士大夫一聽這種低級趣味就受不了,飽讀詩書的文人也是連連搖頭,露出有辱斯文的表情,隻是並沒有退席,依舊坐著不動。
眼見本身好好的場子被攪得一團糟,剛剛的主持立刻上前,剛要開口,牛大直接一腳踹上去,將之踢翻在地。
主持一聲慘叫,爬不起身來,旁邊的潑皮弟弟牛二,走過去直接往他背上一坐,嗬嗬笑了起來。
牛大見那人在地上掙紮的模樣,呸了一聲,也不避諱左右:“你們桑家瓦市不是有能耐麼?日進鬥金,卻舍不得給兄弟幾個酒錢,我們接下來日日來此,你若不服,就去府衙報官!”
他附近的客人一聽,臉色微變,趕忙起身躲開,勾欄外也有不少人聽到動靜探頭探腦,眼見牛大在此,都嚇得紛紛離去,唯獨一位身穿涼衫,作讀書人打扮的男子從側麵繞了進來,坐在了牛大身後不遠處。
牛大根本沒有在意看客,他看著那勾欄高台,聽著戰戰兢兢上台表演的“嘌唱”,腦海中想到的是自己在快活林賣力的日子。
向主事是個敞亮人,自己辦事得力,拋屍處理得夠利索,賞錢從來是不缺的,如今快活林一倒,自己卻連個桑家瓦市都敲不出銀子來,這萬萬不行。
隻要碰了一次壁,以後那些人會越來越不怕自己,目光頓時淩厲起來,給自己的弟弟牛二使了個眼神。
牛二心領神會,趁著眾人的注意力都在威武的大哥身上,偷偷往台後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