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你怎麼了?”
丘仵作咽下最後一口炊餅,擦了擦手,來到案桌前準備工作,但一看公孫昭,不禁怔住。
兩人認識了這麼多年,還是首次看到這位的臉色如此難看,雙手緊握,似乎拚命壓抑著怒火。
而丘仵作這麼一問,公孫昭反倒是緩緩恢複過來,凝神想了片刻,起身道:“我們換個地方說話。”
丘仵作心領神會,又看向還在悠閒吃餅的李彥,使了個眼色,公孫昭則遲疑起來。
這件事非同小可,他不想連累其他人,可昨日也正是這位“旁觀見審”,點醒了自己的“當局者迷”……
何況無憂洞一事不比其他凶殺案,身為汴京人,更該參與其中。
“不能瞞著他!”
仔細想好後,公孫昭來到李彥麵前,低聲道:“請借一步說話!”
李彥點點頭,三人朝外走去。
沒有出院子,公孫昭目光一掃,發現韓判官今日沒來,乾脆進入他的屋子,確定了沒有人偷聽後,才開口道:“我剛剛得到一些從無憂洞內部傳出的消息,十分駭人聽聞,但結合目前案件的情況,卻又能解釋許多矛盾之處……”
李彥露出聆聽之色,丘仵作則有些奇怪。
在他的印象裡,公孫昭不是喜歡賣關子的人,是什麼消息誇張到,讓這位冷麵判官都有幾分吞吞吐吐?
公孫昭深吸一口氣:“據說無憂洞要接受招安,裡麵的丐首和丐頭能入朝廷當官……”
空氣頓時安靜下來。
丘仵作先是愣住,然後呻吟道:“招安無憂洞?這……這怎麼可能呢?”
李彥神情也有明顯的凝固,低沉的聲音裡透出些許震驚到極致的顫動:“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公孫昭歎了口氣,他就知道會有這樣的反應:“兩位都是汴京人,從小在這裡長大,無憂洞惡名如雷貫耳,當然不願相信,我也不相信,但這確實最符合目前凶手動機推測!”
“無憂洞想要招安,有些人就不能留下,凶手才會將之悄悄殺死,掩人耳目!”
“這場行凶還不會結束,因為他們要處理惡人,不會隻有五位,而凶手本來想按部就班地讓他們死亡,或許招安的進展產生了某個意外,才會倉促為之,暴露出破綻……”
李彥沉默了。
看著這位老汴京人的頭,微微帶著角度的仰起,那弧度似乎都透出一股悲愴,勉強接受的丘仵作不禁生出同情,公孫昭都學會安慰人了:“此事目前還停留在猜測階段,還沒到最壞的那一步……”
李彥開口:“無論是否為真,這件事我絕對不會讓它發生,如果朝廷真的要招安,那我也要在此之前,把這群賊子統統殺光!”
公孫昭道:“我們現在不可說氣話,也不能氣餒,而是必須要阻止這件事的發生!”
李彥點點頭,分析起來:“接受招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雙方使力,無憂洞自不必說,裡麵的亡命徒在暗無天日的地方待久了,自然希望重返人世,但朝堂上同意招安,願意讓他們一筆勾銷的,又會是誰呢?”
公孫昭首先排除新的官家,然後就想到了印象極差的向太後,但想了想又覺得不至於,而士大夫惜名,無憂洞這臭名昭著的團體,他們是碰都不會碰的,不禁皺起眉頭:“這確實難以推斷……”
丘仵作眉頭揚起:“牛大曾是快活林的打手,為向八做事,向八是永陽郡王府上的豪奴,金毛太歲和王管家所在的明月坊,則是永嘉郡王所開,會不會是兩位郡王在其中推動此事?”
但說到這裡,他自己也搖了搖頭,露出不解:“可這對他們又有什麼好處呢?”
李彥沉吟片刻,緩緩地道:“或許反向錯了……”
公孫昭精神一振,他十分佩服這位獨特的思路,擺出聆聽之色。
李彥接著道:“既然我們想不出朝堂上的哪一位掌權者,願意冒著大不韙,暗中推動這種喪儘天良的事情,那有沒有這樣的可能,招安的推動者始終是無憂洞,裡麵的惡賊想要出來,然後握住了某位地位很高的人的把柄,威脅對方推動招安?”
公孫昭眼睛亮了:“不錯,這般反向考慮,確實合理,如果是這樣,凶手殺掉那些惡人,或許不光是無憂洞想殺,也是一種交換條件!”
丘仵作倒吸涼氣:“原來如此,雙方都要清理過往的罪證,想要將舊事翻篇,怪不得凶手早不殺晚不殺,偏偏在這個時候對惡人動手。”
無憂洞想招安→威脅朝廷高官→達成交易→無憂洞和高官都希望清理以前的罪證→無憂洞派出殺手→牛大等五人被殺……
守得雲開見月明,殺人動機的邏輯鏈太清晰了。
而用這份清晰的邏輯,再看如今的局勢,那嫌疑人自然一躍而出。
向太後的哥哥和弟弟,永嘉郡王向宗良和永陽郡王向宗回。
無論是死者與他們的關聯,還是這兩位能力不濟卻身居高位的特色,都完美符合了這個推論。
公孫昭眼中厲芒閃動,丘仵作也痛恨至極:“又是外戚!”
李彥更是最有發言權,幽幽長歎:“是啊,又是外戚為惡。”
外戚為惡,是縱觀曆朝曆代,特彆普遍的事情。
畢竟靠著裙帶關係上位的,往往是政治暴發戶,曆史上能有幾個衛子夫的,外戚是衛青、霍去病、霍光這種組合?
且不說這般豪華大禮包,就算退一步,外戚裡麵能力較為出眾的,太後掌權往往也會十分穩固,比如閔八子、呂後、蕭太後等等,她們的娘家人都是幫襯了很多。
至於不給力的,如劉娥出身低微,前夫哥當個外戚,也算勉強,沒幫上太大忙,也沒拖多少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