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助學貸的到這邊來啊!”
林元景走入歲安書院,發現前些日子較為冷清的書院又熱鬨起來。
隻是看著一個個穿著普通乃至貧苦的家長,懷著期盼與忐忑的心情帶孩子排隊,他先是一怔,在弄清楚助學貸的性質後,又心頭大怒:“韓氏如此逼迫,欺人太甚!”
“父親來了。”
李彥招呼之後,倒是挺欣慰地看著這一幕:“與韓氏無關,地方州縣遠不及京中富裕,我在京中定的束脩並不高,那些普通人家還能承受,到了這裡就不行了,辦理助學貸是早就有的計劃,具體章程還是蔣敬為我策劃的呢!”
林元景有些愕然,下意識地道:“那不能減少生源,然後免費教學麼?”
李彥搖頭:“若是如此,收誰不收誰更會引發糾紛,束脩是必須要收的,免費的永遠得不到珍惜,況且這份貸錢也能轉化為苦學的動力,我還會安排獎學金,幫助貧困家庭出身的學子。”
林元景說出口後,也意識到那樣確實不行,但還是不看好助學貸的形式:“辦學理念方麵,二郎自然是對的,隻是貸錢之事極為敏感,大戶放得,寺院放得,如果書院也放貸給學生,怕是會遭到士林攻訐,畢竟文人清貴……”
李彥對於鹹魚父親能有這樣的擔憂很欣慰,出來多闖一闖確實能曆練人,微笑道:“無妨,我早就想好了對付韓氏的辦法,隻是現在還不是時候,畢竟韓氏在河北根基太深,它如果遭到了巨大的動蕩,必然牽一發而動全身,要布置好後續,才能動手。”
林元景鬆了口氣,然後又有些欲言又止:“那就好……嗯……”
李彥早就看出來了:“父親來此,是明尊教徒那邊有新的情報了麼?我們進去說。”
來到書房內,兩人對坐,李彥得到了一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消息:“滄州柴家莊……明尊教徒有可能躲在裡麵麼?”
相比起李彥在大名府開樊樓、辦書院,林元景的主要任務還是剿賊。
之前被王氏乾擾,以致於打草驚蛇,功虧一簣,但林元景沒有放棄,追著明尊教賊子的蹤跡,一路到了滄州那最大的莊園。
他感到有些棘手:“這柴氏乃後周世宗柴榮的嫡派子孫,家中有太祖禦賜的丹書鐵券,現任莊主叫柴雍,就長袖善舞,與相州韓氏和真定王氏都有往來,其子柴進剛剛及冠,更是喜好結納四方豪傑。”
李彥微微點頭:“年輕氣盛,難免被邪教賊子所蒙蔽,若是直接帶兵上門,為了爭個臉麵,柴進也不會交人,一旦抬出丹書鐵券,確實不好正麵對抗。”
皇帝賜予免死金牌、丹書鐵券這類東西,其實就是告訴臣子“我有點想殺你了,但因為一些原因我現在不好殺你,還要獎勵你,所以你最好給我老實點”,所以往往得了這類物品的,不會有好下場。
特權特權,有權才能特殊,單靠丹書鐵券,還是砧板上的魚肉,隨著彆人的心情任由魚肉。
而柴進偏偏不明白這個道理,他不光是年輕氣盛,在原劇情正式出場時,已經三十五六歲依舊激進,倒也確實相幫了不少好漢。
比如林衝刺配滄州時,路經柴進莊上,便去拜訪柴進,柴進久聞林衝之名,不但對他厚禮款待,還寫信給滄州官員、牢城管營,上下打點,讓他們照看林衝,林衝因此被免了一百殺威棒。
後來林衝風雪山神廟,再次遇到柴進,柴進又修書一封,推薦林衝到梁山泊入夥,還親自將他送出滄州,根本不怕彆人以此抓住他的把柄。
宋江殺死閻婆惜後,也到滄州投奔柴進,柴進讓宋江安心在莊中住下,這次說話就更直接了,“兄長放心,便殺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庫的財務,柴進也敢藏在莊裡”。
總而言之,原著裡麵晁蓋、宋江、柴進頗有幾分相似之處,都是仗義疏財,對於江湖好漢不論好歹,儘皆相幫。
當然,與晁蓋和柴進這兩個頗有家資的人物相比,宋江這個小吏出手大方,就更加難得,好似生來就是給好漢送溫暖的,自然更加贏得好漢之心。
李彥對於江湖上的名聲並不看重,也不需要什麼好漢之心,但不會完全忽視這股力量。
正如現在整頓綠林,威名越來越盛的托塔天王晁蓋,這些人聚眾成勢,或許乾不了大事,可肆虐一地還是能夠辦到的,如果能加以引導,原則性倒也比兵匪強,沒必要一棒子徹底打死。
世道不可能一下子變好,得循序漸進,一步步來。
所以當聽到明尊教很可能避入了柴家莊內,李彥的建議是:“此事不必針鋒相對,最好的辦法,莫過於給個台階下,讓柴家莊人共同協助緝捕邪教賊子,相信就算是在江湖之中,對於明尊教彌勒教之輩,也是看不順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