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外。
在折衝府精銳的護送下,數百名內衛押著凶犯和罪證回歸。
李彥看著那些丹爐器具、尚未流入市場的雲丹以及囚車裡麵的犯人,十分滿意。
而推在最前麵的一個犯人,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那就是竇德成的心腹,豪奴郝大?”
也不大,反倒長得矮矮胖胖,麵相還有幾分富態。
彆說,倒有些像一將功成萬骨枯。
此時渾身帶血,眼神依舊凶惡桀驁,沉默不言,顯然知道必死無疑。
狄仁傑策馬跟在邊上:“六郎,此賊凶悍,見勢不妙,就想在坊內放火,製造混亂,好在彭武衛出手將其生擒!”
李彥點頭:“你們都立下了大功,郝大等人的所在處,是竇靜提供的?”
狄仁傑道:“竇機宜是想將功折罪。”
李彥搖頭:“彆的事情都可商量,售賣毒丹,罪大惡極,遺禍無窮,絕不能網開一麵!”
狄仁傑點頭:“確實如此,我當時也沒有答應他,一步踏錯,萬劫不複啊……”
竇靜現在還未免職,不過下場自不必說。
他原本與此事無關,但後來竇德成為了脫身,把這個兒子拉進了販毒交易裡,就是帶他走上了不歸之路。
不僅是竇德成竇靜父子,他們這一脈全部完了。
最輕也是一個發配嶺南,生不如死的下場。
李彥又問道:“賬簿呢?”
狄仁傑道:“賬簿已經當眾封存,就在那個箱子內。”
李彥順著他的目光看了過去。
就見賬簿旁邊,豆盧欽望等五名機宜使守護著,眼神都很警惕,就怕彆人去翻看那箱內之物。
李彥道:“處理的不錯。”
他原本準備用賬簿拿下竇德成,後來有了明崇儼的投效。
一批新的丹藥假意流入市場,就令大毒梟構建起來的毒品人脈煙消雲散,直接遭到反噬。
但如此一來,這些賬簿也成了燙手之物。
因為上麵全部是服藥之人的黑曆史。
那些服藥成癮的人,接下來沒了雲丹可服用,要麼戒去毒癮,要麼痛苦死去。
不過丹藥的形式還不比鴉片,毒性更烈,再加上這些服藥之人大部分都是年老的病人,身體本來就差,想要戒毒,幾乎不現實。
也就是說,他們已經死定了,如果賬簿暴露出去,還得晚節不保,那家人不得拚命。
所以狄仁傑的處理最好,眾目睽睽之下直接封了,交給聖人。
讓李治處置吧!
很快,長長隊伍到了大明宮的青霄門口,但安元壽露麵,派出禁軍接替折衝府護送,將他們帶到了玄武門。
名字雖然一樣,但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是太極宮的玄武門,這裡是大明宮,不是一個地方。
不過曆史上,此處也發生了景龍政變和唐隆政變。
前者是李顯的太子李重俊,誅殺武三思父子,一路殺入宮中。
後者就是李隆基帶禁軍,誅殺韋後和安樂公主的那一場。
而這一回,進入甕城後,眾人卻發現城牆上麵,居然立著羽葆傘幢。
帝後聖駕玄武門,親自來了。
眾人紛紛行禮:“拜見陛下,皇後!”
內侍下來:“陛下宣李機宜上去。”
李彥上了牆頭,來到李治和武後麵前。
說來也有趣,他還是第一次近距離看到李治長什麼樣。
以前都是隔著帷幄,隻能看到人影,朝會時站得靠後,又不能殿前失儀。
此時見了,也就是一個中年男人,頭發略顯稀疏,十分老態。
武後比李治大四歲,今年都四十七了,反倒看上去像是四十不到。
李治才四十三,看上去卻有五十以上,權謀再厲害,活不過妻子也是白搭。
不過這位聖人的麵容雖然蒼老,精神還好,開口道:“元芳,毒丹全在此處了?”
李彥知道他是有意與五雲丹區分開來,點頭道:“還有內衛的一千多盒毒丹。”
李治恨聲:“聚集銷毀,此等害人之物,不可留下!”
李彥立刻道:“是!”
雲丹控製朝臣,是對皇權的有力衝力,李治見此物將毀,舒了一口氣,又看向郝大等一眾販毒人員,冷聲道:“統統處以極刑,夷三族!”
唐朝的刑法其實沒有後世想象的那麼重,哪怕是十惡不赦中的謀反,也隻是正犯斬首,正犯的父親和兒子絞死,三族之內的親屬沒收財產,統統流放。
當然皇帝可以對刑法隨意增減,從隋文帝楊堅開始,基本就沒按照刑律上麵來,猜忌心重的楊堅,當朝打死大臣的例子都很多。
楊廣就不說了,李淵極重私情,喜歡的臣子犯再重的罪,隻要不是謀反,都能加以赦免,也是視刑律於無物。
相比起來,近五任皇帝,李世民是最好的,李治這樣都能排第二。
當然,他們對於刑律的踐踏,統統加起來,都不如後麵武則天開啟的酷吏時代……
現在李治對於這些販毒人員的處置,比起不赦之罪都要重了,顯然是要用極刑來加以威懾。
天子一言,人口滾滾,李治處理完丹藥和犯人,最後有意無意的問道:“賬簿呢?”
李彥道:“也在證物之中,那一車就是賬簿所在。”
李治眼神不好,看不清楚,武後則早就注意到圍著車子站立的豆盧欽望等人,低聲說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