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爺變了。
從霓虹回來的師爺紮起了他那齊肩的長發,鼻梁上架著一副潮流的墨鏡,穿著黑色西裝,差點讓李默沒認出來。
直到師爺那熟悉的罵聲響起,李默這才反應過來。
“我特碼!你從哪整了這麼多人過來,還有那個傻大個,怎麼也從英國來了,你是想累死我?”
麵對師爺的質問,李默有些心虛,趕緊把師爺拉到一邊安撫了好半天。
“就當是幫幫我,師爺,回頭我一定充,一定充......”
許下了好幾個承諾後,得到了師爺白眼的李默也是放下心來。
“我就知道,你還是愛我的~”
“滾蛋!”
笑鬨了幾句後,李默被師爺嫌棄的趕跑了。
今年的特訓涉及到好幾個人,根據他們各自不同的情況,不同的新賽季開賽時間,師爺還需要製定不同的計劃。
好在場地已經被李默他們幾人收拾好了,不需要再浪費時間,師爺回來當天的下午,幾人就開始進入到適應期。
適應期就6月17日下午和6月18日一整天,主要是師爺需要測試一下除李默外各人的身體情況。
麵對蒿駿閔和馬奎爾這兩個“熟人”,師爺自然是先測了他倆的身體數據。
馬奎爾現在使用的食譜還是之前師爺給他留下的,柔韌性訓練也一直沒停下,師爺對此還是比較滿意的。
“算你小子聰明,怎麼樣,堅持了一年多,你自己覺得和以前相比,身體有什麼變化?”
馬奎爾撓了撓腦袋,對師爺先是表示了感謝,這才說道。
“加速的時候輕鬆了不少,轉身也更舒服了,以前我轉身的時候膝蓋總感覺有些繃緊感,現在好多了。”
師爺點點頭,“那個食譜差不多該換了...你現在身高一米九三,體重是九十五公斤,保持得還算不錯,後續就是慢慢減,到九十二或者九十三公斤左右就差不多了,保持住你現在對抗能力的情況下儘量加強你的身體靈活性。”
馬奎爾掛肉太容易了,上賽季即使一直有在控製,但還是不可避免的長到了九十五公斤。
不過這還算一個正常的體重範圍,畢竟馬奎爾的身體發育期還沒結束,等再過一兩年,身高徹底定型了,馬奎爾的體重也就好控製了。
現在麼,自然就是慢慢來,隻要馬奎爾的體重不瞬間飆升,比如說突破一百公斤啥的,那就還在控製範圍內。
至於蒿駿閔,師爺就感覺很是欣慰了。
“你這一年乾得不錯,在身體這方麵,我能建議你的就是加強柔韌性的訓練,平時注意對關節的保護,然後就是加強體能了,不用刻意去追求速度和強壯的提升,對你來說這都是細枝末節的東西,靠腦子踢球,這很好,你一定要保持住。”
蒿駿閔對師爺無疑是非常感激的,去年夏天,正是師爺幫助他在防守端做了提升,並矯正了他不少的小毛病,這才讓他在試訓時打動了現在的主教練。
對於師爺的建議,蒿駿閔也是無比重視。
剩下的張琳鵬,黃柏文,武三石,師爺還是第一次見,走完了測試流程後,師爺打算再看看三人的比賽視頻,然後再做針對性的訓練計劃。
而在李默這,師爺也是透露了他的一個新想法。
“去年你不是經常研究其他前鋒的比賽視頻麼,我覺得這也是一個不錯的學習方法,在他們完成日常的訓練之後,不妨讓他們找一個‘模板’球員多學習學習,看看人家的比賽視頻,也能在踢球意識方麵做一些提升。”
李默一聽,覺得這個主意很不錯,當即就和師爺研究了一番。
不過想要在短時間內就給眾人找到合適的模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隻能先暫時慢慢看視頻。
不過對於蒿駿閔,師爺顯然是早就有了想法。
適應期結束後,歡樂的特訓時光就開始了,當然,這個歡樂隻是針對於李默的,對其他人來說,特訓就是完完全全的折磨了。
第一天就直接上了體能訓練,除了李默,馬奎爾和蒿駿閔外,剩下的三人直接被練吐了。
師爺在傍晚忙活了好一陣,給所有人都做完按摩理療後,就帶著他們回屋內做“冰浴”。
這還是去年在師爺的提醒下,李默找工人在屋內挖出的池子。
不過去年那會他的特訓都快結束了,離開前也沒用上,今年就正好用上了。
幾人大呼小叫的在冰浴池裡躺下來後,很快也都安靜了下來。
實在是太累了,張琳鵬和黃柏文至少還在德乙經曆過高強度的訓練,武三石則是第一次體驗這樣的訓練方式,精神上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如果後邊天天這樣練的話,他甚至懷疑自己會不會撐不住跑路。
李默和馬奎爾的精神狀態還好一些,兩人還小聲交流了一會目前的夏窗轉會新聞。
而在冰浴結束後,師爺讓幾人趕緊擦乾身子換上保暖的衣服,他自己則是帶著蒿駿閔離開了。
李默知道,師爺是要給三哥開小灶了。
而師爺給三哥找的學習模板,其實有兩個球員。
一個名氣稍微大一些,那就是巴塞羅那夢二隊時期的後場組織核心,德科。
另一個名氣就稍微小一些,但也是無數老西甲球迷都非常熟悉的一個中場。
拉科魯尼亞的靈魂人物,貝萊隆。
既然是學習模板,那自然就要找同位置的足壇頂級球員了,倒不是讓蒿駿閔要努力去取得和學習對象一樣的成就,那不現實。
主要還是讓蒿駿閔多體會學習這兩名球員的踢球風格和組織方式。
貝萊隆和德科一個踢的中前衛,一個踢的組織後腰,位置不一樣,但是他們卻有很多的相似點。
身體素質不算出色,甚至可以說很普通,但他們的組織能力都是同時代的足壇頂級,也都是靠腦子在踢球。
如果蒿駿閔能從這兩名足壇組織大師的比賽視頻中獲得一些感悟的話,那無疑對他下賽季的發揮是有很大幫助的。
不過這事隻能靠他自己,感悟這東西也需要長期的揣摩和學習才能有所收獲,但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後,李默相信至少也比自己慢慢累積比賽經驗要好一些。
他上賽季就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學,去模仿好幾個足壇前輩的踢球方式。
事實證明,效果肯定是有的,他在找準了合適的學習對象後,武器庫裡也多了好幾項能拿得出手的絕活。
畢竟現在他們在視頻中看到的,可都是彆人職業生涯幾年,甚至是十幾年沉澱下來的技術,不說把技術照搬,至少人家踢球時的傳接球選擇,踢球的習慣,你都是能看得一清二楚的吧?
重點還是在於肯不肯花時間去研究,花時間去揣摩學習,彆小看了這些感悟,對於現在踢組織後腰的蒿駿閔來說,就算從德科和貝萊隆的比賽視頻裡學到一些皮毛,也足夠他獲得不小的提升了。
蒿駿閔也沒有讓李默失望,很快就沉浸到了對兩位足壇前輩的比賽視頻的鑽研中。
畢竟現在他自己的身體素質在德甲也隻能算是普通,而且德科和貝萊隆的踢球風格也比較簡潔實用,他學起來不算很吃力,真要讓他學皮爾洛和齊達內,那他就隻能搖頭了,那是真學不來。
而最讓蒿駿閔癡迷的還是德科和貝萊隆的比賽閱讀能力。
這也是德科和貝萊隆身上最強的天賦。
他們沒有出眾的身體素質,但在閱讀比賽和組織串聯球隊方麵,有著與生俱來的出眾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