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與和親無關。”
聽到這話,玄奘一愣。
李世民一愣。
殿內文物群臣一愣。
“無關?”
他們都下意識的開始了思考。
真人所言,他們此時此刻當然是無比相信。
此時這突然的轉折,眾人以為是真人在打什麼機鋒。
而玄奘畢竟聰慧。
雖然陸雲一句“無關”,打亂了他原本的思路,但是他很快就反應過來問道:
“真人既然說與和親無關……”
“那便是與文成公主有關?”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看向了陸雲。
卻並沒有在陸雲的臉上得到什麼答案。
而此時,玄奘在說完這番話之後,又皺了皺眉頭。
思索片刻,然後又無比困惑的問道:
“貧僧實在不解,此事究竟何錯之有?”
眾人也是一樣抱著同樣的問題。
而且是感覺越來越迷糊了。
一開始是由和親一事開始,那後麵又為什麼說與和親無關了?
問題在於文成公主本身?
難不成文成公主身上帶著什麼大氣運?
此刻,陸雲再開口說道:
“遠嫁一事,並非文成所願。”
聽到這話,李世民立即開了口:
“此事文成是讚成的。”
陸雲冷哼一聲:
“讚成?”
“如何不讚成?”
“此乃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
聽著這新鮮的名詞,一乾人等又是大眼瞪小眼,一時間有些錯愕,但卻是又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
玄奘卻是皺起了眉頭,對於道德綁架這種現象,似乎有所思考。
而此時,陸雲看到玄奘陷入思考,卻是根本不給他思考時間。
“玄奘。”
“既然你已從天竺取回經書,那自然是對佛法有所悟。”
玄奘一聽說道佛法,立即正色回答道:
“略有感悟。”
“但這件事,確實與佛法無關。”
“貧僧卻是有一事想問真人……”
“道德綁架,貧僧所理解,便是強行將自己所知之道德施強加於他人。”
“這道德綁架,貧僧能明白不是好事。”
“可文成公主對和親一事卻是並無異議,且就貧僧所知,公主殿下對於安邦之舉頗加讚揚……”
“真人怎能以道德綁架來論?”
陸雲搖了搖頭。
看向玄奘的眼神裡滿是失望。
而他一失望,讓文武群臣和李世民也有些失望。
他們開始更加迷糊……
好像更加無法理解真人到底要說什麼了。
玄奘看著這眼神,隻覺得壓力山大。
而此刻,卻聽聞真人歎了一聲。
那歎息,似乎是無比無奈。
無奈於此間凡人,不開慧根。
玄奘的壓力……
更大了。
他雙手合十,口中道:“阿彌陀佛……”
“小僧愚鈍,還請真人解惑。”
壓力之下,玄奘法師的自稱從貧僧變成了小僧。
麵對著他的問題,陸雲開口道:
“凡事,當更深思。”
“知其然,當知其所以然。”
“玄奘……”
“佛法講普度眾生,你可有所了解?”
聽到這話,玄奘身體一顫,在場的這些文臣武將們也是一愣。
房玄齡本來以為,真人之所以對佛法如此不屑,是因為不曾細致了解。
可是此時卻發現,真人竟然真的在用佛法中的言論在教導玄奘!
“世間安能有全才存焉!?”
這種傳道受業解惑一般的提問方式,又是以玄奘所了解的佛經作為切入點,越發讓在場群臣心服口服。
而玄奘法師此時態度更加謙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