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內無法完成?
聽到這話,陸雲的表情有些僵住了。
一百年的跨度……
有些太大了。
他皺眉沉默了片刻,然後才開口問向潘立山:
“難點在哪?”
潘立山有些為難的搖了搖頭:
“難在各個方麵。”
“無論是基礎建設……理論知識,甚至是人才儲備,統統不足。”
“而其中最關鍵的,當然還是理論基礎的匱乏,這裡麵有太多東西是我們現在還沒有接觸到的了。”
他說著,搖了搖手上的實驗報告:
“即便是有了它,即便是可以進行一些逆向推導,時間也遠遠不夠。”
“有些理論知識……已經超出了兩代乃至於是三代我們的現有的量子理論。”
“斷層太大了。”
聽到這話,陸雲又一次沉默了下去。
不過他很快就又抬起了頭來:
“基礎建設方麵,先提上日程。”
“無論如何,這個實驗也要先立項。”
“就算是需要百年時間,我們也要儘快開始。”
對於陸雲來說,一個開端會對未來造成的影響難以預估,或許他可以繼續進行基礎理論的刷新,這樣就會大幅度縮短100年的限製。
然而聽到陸雲的話,潘立山的眉頭跳了跳,似乎情緒有些波動。
“老陸……”
“你知道的,即便我在龍科院已經有了很大的話語權,但是這件事情也不是我一個人能說了算的。”
“這之中所需要建立的大型工程太多了,上麵未必會審批下來。”
陸雲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清楚。
但是他並沒有因此改變自己此前的說法。
而潘振山看到陸雲的表情如此堅定,他歎了口氣,可又馬上深吸了一口氣給自己提振精神。
“好。”
“我十年前就做好了這個心理準備。”
他略顯豪氣的笑了笑:
“這件事情交給我。”
“但是我無法保證是否能成功……”
“隻能說,我會竭儘全力。”
陸雲並未說出什麼強迫潘立山的話。
因為他清楚,潘立山口中的“竭儘全力”代表著什麼。
此時,陸雲站起身來,說道:
“那我就告辭了。”
“希望下次見麵的時間不會隔得太遠。”
不會隔得太遠,就代表著潘立山取得突破的速度。
潘立山點了點頭,他這次沒有起身相送,而是低下頭去繼續琢磨手上的這份實驗。
而陸雲則是在目睹了2005年時間線刷新後,看著平行記憶之中的變化,開始了新一輪的操作。
2005年到2023年,總共是18年時間。
而在此前他刷新了五次時間線之後,在時間線上所能得到的新實驗和新理論就開始變得越來越少了。
量子理論從一開始爆發一般的增長,在陸雲的推動下進入了平緩期,然後又進入到了疲乏期。
陸雲已經完全榨乾了這條時間線上的可能性。
陸雲也清楚……
這是理論研究的必然趨勢。
越是臨近極限,想要再獲得突破就越是困難。
最終,在又刷新了三次時間線之後……
從2007年到2023年之間,已經不再有新的量子物理理論麵世了。
而此時,龍國的量子物理理論基礎……已經大幅度的領先世界。
按照西方科學界給出的論斷,龍國的量子物理理論基礎,已經超出西方至少七十年。
可即便是這樣……
在2007年的潘立山也仍然表示:
“不可能。”
“至少我還活著的時候,這件事情沒有希望。”
而這次陸雲與潘立山見麵的原因,當然是因為潘立山成功的在多方遊說之後,爭取到了“大陸架震蕩實驗”的秘密立項。
陸雲在聽到了潘立山的說法之後,臉色也開始變得難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