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秒前。
當那整齊而宏大的倒計時聲傳入到陸雲耳邊時……
陸雲卻是進入了時空門之中。
一步跨越到了孔廟正上空,五千五百米的高度。
五千五百米高度,已經是極高。
陸雲僅能看到,燈火通明的曲阜城,看到被巨大探照燈照亮的孔廟及其周圍。
然而在此刻的自由落體運動之中,陸雲也沒那麼多心思再去思考其他。
耳邊臉畔的獵獵夜風吹得他幾乎難以睜開眼睛,麵頰生疼。
但總體來講,以此時陸雲的體質來說,這些不是問題。
耳畔似乎能夠聽到一些人們倒計時的聲音,但是並不真切。
而陸雲為了讓時間點達到最完美的那一刻,一直在關注著時間線。
當“指針”指向10月2日的那一刹那……
他留在口袋之中,握著那片竹簡的手瞬間發力,將那片竹簡捏碎……
而就在陸雲捏碎了那片竹簡的同時,他就感受到在那竹簡之內,卻是有無數文氣在狂卷而出!
那些本來被包裹在竹簡之內的文氣,此時正在向外狂湧,順著陸雲的指縫,奔流著向外奔流!
陸雲有些措手不及,那些文氣奔湧著,似乎手中握著雲端。
可是馬上,那些竹簡碎屑就離開了他的掌握……
隻是刹那間,陸雲就已經與那些碎屑之間就有了不短的距離。
他在自由落體的時候轉過身去,看向了自己剛剛經過的地方。
而那裡,那些碎裂破開的竹簡碎屑,正在以一種極度不符合物理規律的在瘋狂攪動!
那是文氣的旋渦!!
陸雲心中不由得驚詫。
孔子到底已經將文氣修煉到了怎樣的地步!?
這樣磅礴而雄渾的文氣……
他竟然在幾十年之中沒有表現出來過任何一次!?
正在陸雲驚歎的想著時,那些碎屑便就像是程式化一般的,在自發的分解,最終徹底化作齏粉。
讓那片竹簡之中所包含著的文氣,在這一刻完全暴露在了2023年10月2日的空氣之中!
而在這一刹那,他的耳邊立即響起了係統那毫無感情的聲音:
“時間線修複任務完成。”
不過陸雲此時卻是根本沒有在意這一點……
他驚愕的看著那些正在夜空之中肆虐的文氣,心中驚訝無比。
他雖然未修文氣,但卻因為曾經實操過那一方文氣而能對它有所感悟。
他能感受到,那股滔滔宛如江水一般的文氣在這高空之中翻湧,向著某一固定的點彙聚而去!
當這一點的概念出現時……
那些躁動的文氣像是立即得到了宣泄的途徑……
緊隨其後,一卷竹簡卷軸就在高空之中成型,接著迎風便漲,以極度誇張的速度變大,甚至比陸雲墜落的速度還要更快!!
陸雲驚訝無比,但是他並沒有貪圖此番景象,而是立即動念將時空門在自己下方出現。
終止了自由落體,重新回到了大成殿的屋簷陰影處。
而當陸雲再次站在地麵上的時候,隻見那些遍布於人潮之中的探照燈,頃刻之間悉數關閉。
原本燈火通明的孔廟周遭,瞬間陷入到了一片黑暗,唯有月光和那巨大竹簡卷軸散發的淡淡青光披撒在了人們身上。
陸雲剛剛所經曆的驚心動魄,對於地麵上的人們來說完全沒有察覺。
此刻的人群,都在關注著那片天空,仔細的看著那卷竹簡。
它看上去充滿了歲月感,古意盎然。
在竹簡腰部,有一根束帶正在空中搖曳。
那種似乎亙古存在的滄桑感,和宛如山嶽一般巍峨的壓迫感,令太多人屏住了呼吸。
它身上所繚繞著的青光,星星點點,正在從高空之中向下墜落……
那些墜落下來的點點光芒,有不少人下意識的伸出手去想要觸碰,但卻是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它消散在了夜色之中。
而就在此刻,那竹簡上的束帶,動了。
就像是被風吹開一般,那巨大的束帶解開然後緩緩落下,又在墜落於凡塵之前徹底消散無蹤。
與此同時,那卷巨大的竹簡像是有來自虛空之中的手掌將其舒展開一般,“嘩”的一聲之下完全展開。
當那竹簡終於展開的時候,便就有一陣陣驚呼聲在人群之間響起。
“嘩——!”
兩百萬人的驚訝聲彙聚於一處,竟然能產生一種宏大的效果……
而這樣的聲音卻沒人注意,因為所有人都在看著天空。
就連陸雲都瞪圓了眼睛,為那樣的畫卷所震撼!
眼前所見,天空之中,月色之下,一株參天巨樹似是橫亙於天地之間!
那卷竹簡打開,竟是呈現出了另外的一番天地!
這是怎樣的手段!?
人們驚歎無比的看著這長卷之中展現出的參天巨樹,心中震撼,根本難以說出什麼。
而陸雲卻是能感受的到……
並不隻是畫卷那麼簡單。
那些文氣正在向著這人群之中揮灑,雖然看似那些墜落下來的光芒已經消散,但卻潛移默化的在影響著人們。
即便文氣絕非是尋常人可以掌控的力量,但是這卻並不妨礙孔聖給世人留下此等豐厚的饋贈。
就在陸雲心中默默慨歎著的時候,天空之中的巨樹之下,卻是有一道高大身影,挺拔立身於樹蔭之內。
這身影的出現,又是引來了一陣陣驚呼。
“那是孔聖!”
“這麼高大!”
“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這是銀杏樹!”
畢竟是來聽孔子傳道,很多人都做了功課。
在陸雲眼中看來,這棵樹就正是孔子三十多歲時家裡的那顆銀杏樹。
隻不過陸雲看到它時,還遠遠沒有這麼高大。
在這畫麵與陸雲的記憶有些重疊之時……
那參天巨樹之前,又有幾個身影出現了。
他們都坐於草地之上,開始搖頭晃腦的誦讀了起來。
而誦讀聲,更是在高空之上傳來,充斥在了天地之間。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樣的聲音,空靈無比,卻又令人感覺有些心潮澎湃。
在這誦讀聲之中,人們看到孔子膝上不知何時出現了一把琴。
他抬手撫琴……
在誦讀聲中,琴音也同時相伴。
這悠揚無比的琴音,沁人心脾,令人心安。
人們沉浸於此,卻並未注意到那種心安並不隻來自於琴聲……
還有一些更加高妙超絕的蘊意藏於其內。
琴聲流轉之中,不知何時,又有幾名弟子出現,就好像他們本身就存在於那裡一般。
而可以說是旁觀了孔子絕大部分人生的陸雲卻是知道……
孔子在教學時,並非是這樣的。
他是在用另外的一種方式傳達自己的道?
還是在對於自己這一生教育事業的總結?
在陸雲想著時,誦讀之音正因為越來越多弟子的加入,而變得越發朗朗。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子曰:……”
這些聲音貫徹入每一個人的腦海之中,雖然有些並非是人們所熟知的語句,但卻也能輕鬆的理解其中的含義。
那種無比通透的奇怪感覺,似乎是能直達靈魂,令無數人感覺到新奇。
不單單是在現場,那些通過電視、手機電腦看著這個畫麵的人們,也一樣能夠感受道那種奇特至極的,從未體驗過的“理解”方式。
而此刻,那琴音有了些許變化。
它變得不再那麼悠然,而是開始逐漸有了力度。
琴弦錚鳴,頓挫之間,似乎能勾起人心中熱血。
而陸雲身置於其中,更是訝異無比的發現……
這種韻律,隱隱之間似乎要與天地相合!!
“子曰:君子務本,本立道而生!”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這鏗鏘有力的聲音,徹底擊碎了此前的縹緲空靈,開始朝著雄渾壯闊的方向飛速演化!
而在夜空之中的那卷竹簡之內,坐於杏壇前弦歌的孔子已然不再,那顆參天巨樹也已經消失……
此時,孔子正帶著弟子們行走於密林之間。
他雖在卷中沒有撫琴,可琴聲沒有停下。
那些誦讀之音也沒有停下。
誦讀之音逐漸向著雄渾演變的趨勢,也一樣沒有停下。
越來越多的弟子跟上了孔子的腳步。
伴隨著弟子的增多,他們在卷內之林中,似乎走過了四季。
那片茂密叢林,在步行之下迅速枯萎,然後又蒙上一層銀裝。
似乎幾步之間便走過了春夏秋冬。
這幅畫麵神異無比,看之令無數人驚歎!
當銀白照亮了這片夜空……
似乎在這孔廟上空的空氣,都在這一刹那降低了幾度。
“子曰: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