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餘輛重型卡車,完全通過時間門,足足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
但後麵還有各類大型工程車輛沒有完全通過。
一般來說,運輸時間對於整個工程的建設周期來說,是小到可以忽略的,可是對於陸雲來說,這反而是他耗時最長的時間成本之一。
他此時正握著那根銅線,聽著項目設計組的討論。
“最合理的規劃方案,就是以進入地點為軸線,在入場隧道的兩側搭建起來模塊化工廠。”
“按照現在的設計,除了電力係統之外,網絡也是必須要優先搭建的。”
“與此同時,住宿問題以及飲食問題也都輟待解決……”
另外一個名專家補充道:
“方案書上表明了必須要優先把那些隧道側端建立完成,還有那些錨定小屋……”
“我說,這錨定小屋是乾嗎用的?”
聽到這句話,孫豐田連忙打斷了這個問題:
“彆問那麼多!”
“我們要做的,就是按照計劃書上的嚴格執行!”
那名專家雖然沒有再問什麼,但嘴上卻是抱怨道:
“這還真是離譜……”
“從沒見過這樣的設計圖……”
“除了要求提的多之外,設計圖本身一無是處!”
他看著便攜工作台屏幕上展現出來的畫麵,皺著眉頭似乎極其不滿。
孫豐田有些緊張的看向了坐在野戰帳篷口那裡握著根銅線坐著的陸雲,看到他沒聽到,放鬆了不少。
不過孫豐田沒想到的是,陸雲實際上是聽到了。
但是他當做沒聽到。
因為的確有點小尷尬。
但是自己在這方麵畢竟不是專業的,大概給出來個意思就可以了。
另外一名專家也湊了過來看著那張圖紙,一陣皺眉。
然後才又開口說道:
“這個錨定小屋……不需要門?”
“什麼意思?用來做什麼的?”
“又不需要門,但是裡麵又需要一定的空間……”
“小屋裡需要指示燈,需要能夠看到時間的屏幕,同時還要能夠看到小屋的坐標……”
“備注4:這側的隧道出口,要有一根地下銅線與小屋內相連,要有一根線在小屋內甩出,做成把手樣子……”
“備注5:其中建造的第一個錨定小屋,必須要能夠控製所有小屋內燈光的權限。”
“備注6……”
他偏了偏頭,一邊看著這些備注,一邊聲音越發的奇怪。
“這都哪跟哪啊?”
而這句話剛一脫口而出,這名土木工程學者的臉上就猛地一僵,似乎是突然間想到了什麼。
他愕然的看向了門口,正好看到了坐在門口的那名年輕人,看到了他手上的那根銅線。
這個時候,不單單是他,在場的所有人都突然間聯想到了他們通過了一個隻造了三十米的隧道,來到了這片完全陌生的環境當中。
此時,這些本來還有些憤憤不平的建築學專家們,都在此刻完全的保持了沉默。
“咳咳咳!”
孫豐田給他們留下了一個極其複雜的眼神,然後轉移了話題說道:
“我們還是來商量一下具體規劃吧……”
這些人雖然除了孫豐田之外都不知道陸雲的底細,但是他們心中怎麼可能毫無猜測?
來自於2050年的預言者,這名號太過如雷貫耳!
而且他們可是一起跟著孫豐田接了機的,就連那位潘教授似乎都是以那位年輕人馬首是瞻,即便是不知道底細,卻也能夠意識到他的特殊性。
聽到孫豐田轉移話題的說法,他們也立刻點了點頭:“好!”
孫豐田在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之後,立即再次將視線放在了暫定的規劃稿上,而且迅速投入到了狀態之中。
“目前,暫定是以五百對東西向排列的隧道為中軸線,在南北兩側建立起每側五百,共計一千座模塊化研究基地。”
“目前的三個方案之中,分彆把每個矩形區塊的南向北向長度定位一公裡、八百米和六百米。”
“這三種選擇沒什麼差彆,但是考慮到東向西向可以暫時不受到限製,那麼還是以折中的八百米作為最終方案來製定吧。”
他抬起頭來,問向設計組的眾人道:
“有沒有其他的意見?”
“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案了?”
很快……
他們就敲定了最終的設計方案。
而話題也很快向下延伸:
“錨定小屋和五百座六十米隧道的建立,需要進行標號,這些工程量不大,可以率先開始進行,而且前期的地基鋪設工作,大部分人也都是沒辦法開工的。”
“這樣的話,看來這隧道的建設和錨定小屋也是必然的選擇了。”
“分配情況合適的話,預計一個月內就能完工。”
“從‘蕭山計劃’的設計書裡,標注了優先建築的實用設施和工廠。第一是電力設施、地下水取用,第二是網絡設施、居住區、以及生活消耗品的貯存倉庫。第三是研究基地,醫療機構,以及各類娛樂場所……”
“甚至還有農田??”
“這是要完全的自給自足嗎?”
“這能容納的人員數量,估計已經超過千人次了……”
這份設計圖,越是看就越是感覺到驚歎。
這幾乎是一個世外桃源一般的建設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網絡是必須要聯通所有區塊的,我們的工程量很大啊……”
他們的討論越來越趨近專業。
而陸雲聽著聽著,就開始走神了。
他的眼神有些失焦的看著那些挖掘機、鏟車和壓路機駛向了陣列……
看著最後一台塔吊從時空門之內離開,他也是在深吸了一口氣之後站起了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