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大明時代,正式到來。
1420年,永樂二十二年。
朱棣今年六十歲,他和他的其他四百九十九位當年的童男童女,都已經成為了大明的梁柱。
有的是戶部尚書,有的是兵部尚書,有的是寶船廠指揮,沿海協理司大夫,有的是農部大夫……
林林總總,遍布大明上下,造就了大明的無比輝煌。
而陸雲也當然在這大明時期來回穿梭,看著越發兵強馬壯的大明,他知道……時機馬上就要到了。
這一日,他站在了大明宮之中,站在了已經六十歲朱棣麵前。
對於朱棣來說已經過去了近四十年,但是對於陸雲來說,也不過是三個小時而已。
雖然朱棣已經在皇位上呆了二十二年,但是見到陸雲時,卻仍然是畢恭畢敬。
他向陸雲行了一禮,說道:
“陸先生。”
陸雲笑了笑,開口問向他:
“這些年來,我看大明似乎已經做好了準備?”
朱棣眼神之中也閃爍過了幾分興奮,他點了點頭:“朕數十年如一日,恪儘職守……”
“便就等著您這一句話了,陸先生。”
“我大明,何時出兵!?”
陸雲點了點頭:
“我看……現在就已經是時候了。”
“不過也萬萬不可操之過急,急則不達。”
朱棣也點頭說道:“朕明白。”
陸雲寒暄幾句之後就離開了,而朱棣卻是連夜下達詔令。
“傳兵部尚書。”
而趕去宮中的,不隻有兵部尚書。
兵部侍郎、農部尚書、吏部尚書及多位老同學足足十幾個人一起,詳談了接下來的戰事情況。
這些家夥都是練了《九套》,也吃了配套丹藥的,所以此時雖然已經超過了平均年齡,但是卻並不顯得有何老態。
這一夜,他們製定了接下來的出兵計劃。
……
……
而陸雲此時也回到了平行時間線上的燕郊地下基地之內,將大明全新的變化帶到了他們的麵前。
這些專家們很快得出了結論。
大明將以橫掃之勢,肅清亞洲。
或許唯獨會產生些阻礙的就是北元和蘇丹……
而陸雲對此卻是沒有任何煩惱,他扭頭問向站在一旁的李洪凱:
“準備好了嗎?”
李洪凱說道:
“您說的是刺殺計劃嗎?”
隨即他點了點頭說道:
“早就已經準備完畢了。”
“隨時可以出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