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孰真孰假?
道衍的眼底閃過一絲眼看著魚兒咬鉤的戲謔,但他卻搖了搖頭,“此人的身份貧僧不能說,否則會給貧僧和燕王招來大禍,但是殿下要清楚一點,此人回歸之日,便是天下大定之時,介時你我都要做那俯首之流。”
朱允炆的眉毛立時豎了起來!眼中凶光乍現!
“大師既然有意知會於本宮,又何必遮遮掩掩?你來找我,想必也是不希望看到那人能回來,何不與本宮合作,除掉大患?之後,本宮再與燕王一分高下。”
道衍故作歎了口氣,“那人來頭太大,貧僧身份低微,不敢染指,且燕王曾警告過貧僧,不可對那人不利,今日貧僧來將這消息通告於殿下,已經是行走在刀尖之上,還望殿下見諒。”
“不過……雖然貧僧不好出手,但以殿下如此尊貴的身份,想來是無虞的,殿下……可見機行事,今日貧僧言儘於此,之後要做如何打算,還要看殿下……”
這番話說完,道衍深深一揖首,念了句“阿彌陀佛,”便撥著念珠,轉身離開。
朱允炆忽然張口叫住了道衍,“大師,可否再給本宮一些提示?”
“終一日,十年如夢驚覺醒,原來滄海已桑田……”
道衍沒有回頭,隻是念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詩之後,繼續抬腳離開。
朱允炆沒有再出聲了,他知道這或許已經是道衍的底線,但……
但……這可能嗎?
他可是死了十年之久了。
這種事,太荒誕了,不是嗎?
朱允炆心不在焉得順著點了點頭,而後又問道:
“母親,你知道十年如夢驚覺醒,原來滄海已桑田是什麼意思嗎?”
呂氏曾經叮囑過,無論是什麼情況,都不能影響朱允炆每日去給朱元璋奉茶敬安,這樣最能將他的孝心體現出來,朱允炆也牢記呂氏的教誨,每日去給朱元璋奉茶請安,風雨無阻。
呂氏說這話的時候,表情極其的驚恐,讓朱允炆都不自覺的感到心底一陣陣發涼,說話都結巴起來。
時至酉時,呂氏來了,她吩咐下人去準備膳食。
“母親,你說,道衍口中的那人究竟會是誰?”
呂氏感到有些好笑,翹起了嘴角,臉上稍顯幾分嫵媚之色。
自從太子朱標薨斃之後,呂氏和朱允炆母子都會在一起吃晚飯,從未間斷。
呂氏點了點頭,“嗯,去了就好,不打擾伱皇爺爺是對的。”
呂氏的眉頭已經擰成了川字形,站起身子來回的走動著,拖動著華貴的金絲繡邊大紅色長裙,帶起一股香嫋之氣。
“炆兒你跟那麼多先生大儒學習了那麼多年,怎會不知道一句詩的含義?”
頓時!呂氏一雙秀目圓睜,仿佛見了鬼一樣,後腦一股涼氣直冒!
她身體忽然一個趔趄,一屁股坐到了桌邊得凳子上。
“哦?”呂氏一雙秀眉微微挑起,“這話是什麼人跟你說的?”
朱允炆將今日見到道衍,兩人的對話原原本本的複述了一遍。
“十年如夢驚覺醒,原來滄海已桑田。”
想到這裡,
呂氏聽完,臉上的表情一怔,她覺得自己的兒子說的有幾分道理。
隻見呂氏大口喘息著,胸口劇烈的起伏。
他一路想,一路走,回到寢宮之後,依舊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