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至午時,曹瑋叫停眾人手中的活計,今天的午飯依照往常一樣還是大鍋菜。
“呼嚕~”
“呼嚕~”
一眾人捧著大碗,埋頭吸溜著。
曹瑋將嘴裡的菜葉咽下去,啃了口手中的粗餅,又喝口菜湯順了順。
抬起眼,就看到了大院中繞著院子外圍,已經鋪設了大半的枕木軌道。
火車不比汽車的靈活自主性,想要順利的運行前進,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鋪就鐵路軌道。
曹瑋現在鋪的自然不是真正的鐵路軌道,隻是用枕木臨時拚搭出來的,能讓小火車順利的在朱元璋麵前跑上一兩圈就夠了。
吃完簡單的午飯,匠人們有一刻鐘的休息時間,這是曹瑋給他們規定的。
這些匠人們每天在自己手底下的工作量屬實不小,曹瑋還到不了人民企業家的高度,就儘可能的讓他們多休息會。
靠著一塊木樁坐下,曹瑋心中思索著接下來小火車上的各部分對接工作。
今天已經是10月19日了,距離朱元璋的壽辰隻有兩天時間。
緊趕慢趕,時間應該夠吧……
此時,宋平靠了過來,“大人,這沒剩兩天時間了,能趕得上嗎?其實兄弟們不歇這一時半會的也沒啥……”
曹瑋知道他想說什麼,擺了擺手。
“放心,我心裡有數。”
宋平聞言隻好點點頭,這些時日下來,曹瑋早已經成了他們的主心骨。
此時曹瑋卻突然怪異的瞅了宋平一眼,像是想起什麼趣事一般,咧嘴笑著朝他問道:
“前兩日我聽趙大哥說你家頗有些錢資,怎麼還跑這裡做苦哈哈的匠活兒?”
宋平一聽,嗨了一聲:“大人應該明白人各有誌的道理,家中那些桑麻養蠶的東西我不真是感興趣,就愛敲敲打打……”
兩人早已經熟絡,今日曹瑋發問,宋平就如同竹筒吐豆子一般把自己家裡的境況說了出來。
原來宋平本不應該姓宋,而是祖姓熊。
元朝年間,宋平的父親熊德甫曾任南昌府豐城驛宰,娶當地一宋氏為妻。
之後為躲避兵亂,就改姓了妻子的宋姓,遷居在奉新縣東雅溪沿岸。
大明建國之後,改了名的宋德甫帶著家眷定居在奉新北鄉的雅溪南岸務農。
乘著大明政府鼓勵墾荒之際,開發了附近的土地,種植桑麻、水稻、兼營養蠶,逐漸有了規模……
“嘿呦!沒想到你小子還是個地主階級,跑得夠遠啊,都到應天了。”曹瑋調笑道。
此時的地主是實打實的褒義詞,代表著家境殷實。
宋平撓著腦袋,“應天是國都,自當來瞅一瞅……”
曹瑋了然的點點頭,也就是宋平家境殷實,一般家庭可無法支撐宋平從江西一路跑來應天。
不過……
熊德甫,宋德甫?這名字怎麼有些熟悉?
皺眉想了片刻,曹瑋終於記起腦中的一角……
那個寫出《天工開物》的宋應星,祖上好像就叫宋德甫。
曹瑋頓時愣住了。
他看向宋平的眼神變了意味。
原來你踏馬的也是個古代名人的祖先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