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攤丁入畝,又一道國之良策!
曹瑋猜想的不錯,朱元璋此時可謂驚怒交加!
驚的是當年生死大敵張士誠竟然還有一子活在世間,這二十餘年一直潛藏在彼岸倭國的境內!
怒的是此子僥幸從自己手中活了下來,不好好的苟且保命,竟一直鼓動倭國人侵犯大明!
此為狼子野心!
再加上仇人之子的身份,更是不能不除!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的道理朱元璋很清楚,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朱元璋滿麵冰寒的看向跪在地上哭喪著臉的崔茂,
“你至正二十七年出海,這麼說,你曾經見過咱?”
崔茂是一點都不敢耽擱,立馬回複道:
“大明皇帝陛下在上,小人當年在平江城內確實見過您的雄姿。”
朱元璋沒有任何動作,而是繼續寒聲道:“把那張子成的身份跟咱講清楚!”
崔茂哆哆嗦嗦的擦了下頭上源源不絕的冷汗,“回大明皇帝陛下,這張子成是當年張士誠在外麵的一個私生子,張士誠之妻得知此事,便將張子成生母逼死,張士誠便派人在外麵秘密照顧張子成,所以很少人知道他私生子的身份,故而小人才能趁亂與其一起逃出平江城。”
朱元璋頓時默然,當年他將張士誠一家全部處死,張士誠之妻劉氏還帶著兩個幼子自焚,原以為已經一網打儘,卻沒想到張士誠還有這樣一個不為人知的私生子。
當年平江城破之後,確實有一小撥人趁亂逃了出去,想必就是崔茂一行人,那時他隻當是張士誠手下士兵的負隅頑抗,並未太過在意,隻派出部分兵力去追殺,因為那時他隻想儘快除掉還在平江城中的張士誠。
他在倭國生活二十餘年,早已經在異國安家,娶妻生子,現在他死了,他的家人怎麼辦?
最主要的是,他不想死!
“饒命啊!大明皇帝陛下!饒命啊!伱讓我做什麼都行,我給您當牛做馬……”
豐盛是對曹瑋父子二人來說,對朱元璋和朱棣而言,隻是普普通通。
他要死了!
“不要啊!大明皇帝陛下!我還有用!我能給你們帶路!我能找到張子成!”崔茂嘶聲叫喊起來,頓時涕淚齊流。
朱元璋目露思索,曹瑋說的確實有道理,大明官紳確實是可以根據其功名和職位來免除一定份額稅務甚至於不交稅。
可曹瑋的情況隻有他自己知道,他哪裡有什麼病,身體好的不能再好了!
朱元璋並沒有絲毫的心軟,此人夥同倭寇侵襲大明二十餘年,死在其手上的大明百姓不知道有多少,一刀砍了他都太過便宜他!
在崔茂淒厲的哭喊聲中,幾名侍衛從外麵進來,將他拖了出去,眨眼間叫喊聲就停了。
“這樣一來,百姓們家中田地少,便能少交點稅,官紳豪強們家中田地多的數不清,種出來的糧食在倉庫裡都要放到發黴發爛,多交些稅也是理所應當。”
現在他該說的都說了,是生是死,隻能看天意。
不知不覺,已經這麼晚了。
現在不僅是曹英,就連朱元璋和朱棣,都想掰開曹瑋的腦袋看一看到底是怎麼長的。
年夜飯是中華傳統習俗裡最重要的一餐,曹瑋也做足了準備,雞鴨魚肉各類都準備了許多,將其一一炮製好就等入鍋了。
朱棣出聲道:“父皇,既然當年賊寇之子流竄至倭國境內,那我們……”
朱棣端起碗呷了起來,暗中思索。
“你們先下去吧。”朱元璋的聲音露出了一絲絲的疲態。
到時候禦醫一查,自己屁事沒有,豈不成了欺君罔上?
朱元璋能給自己留個全屍嗎?
攤丁入畝,繼土地公有之後的又一道國之良策!
曹瑋到底是怎麼想出來的!
這簡直就是一個挖不完,掘不儘的寶藏啊!
曹瑋放下手中筷子,打了個酒嗝,“嗯……再為大明續命,那便是改革賦稅。”
此話一出,朱元璋果然不再提剛才的話,也轉頭看向了曹瑋,顯然對此很是在意。
況且一旁還坐著曹瑋,他隻能挪開話題,轉頭問向曹瑋:“父親,之前你說土地公有能為大明續命五百年,可還有辦法能讓大明千秋萬代?”
朱元璋的好奇心被提了起來,“賦稅?要如何改?”
divcass=”ntentadv”“土地公有,隻是讓天底下的老百姓手裡都有田可耕,有糧食吃,但他們還得為國家交稅。”
天空中開始飄起雪花,頃刻間變成了鵝毛大雪。
“攤丁入畝?”
在他眼中,父親曹瑋簡直就是無所不能!
【回歸倒計時:187天10時25分51秒】
說完,便帶著朱棣,被曹英一路送出了院子。
子時了。
朱元璋微醺了,其他人也是如此。
一向身體素質極好,在這寒冬臘月也隻穿了兩層麻衣的曹瑋,忽然感覺好冷……
兩人應聲之後,退出了暖閣。
而曹瑋卻一直愣愣的站在堂屋的門口,傻眼了!
朱元璋明天讓禦醫來乾什麼?
肯定是給他瞧病!
曹瑋明白,朱元璋這是起了愛才之心,想讓他多活兩年。
“並且,攤丁入畝之後,官紳們交稅的壓力大大增加,便能有效的抑製賦稅提高的程度。”
朱元璋微眯著眼,目光閃爍,終於,他放鬆了身子,輕輕的揮了揮手,“拖出去,砍了吧。”
四人坐在一起,吃吃喝喝,其樂融融。
朱元璋心中一凜,曹瑋這麼一說,他才警醒起來,各朝各代,好似都隨著時間的推移,賦稅越來越重……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稅收提高,官紳豪強們家中田地數不清,自然是交得起稅的,可百姓們家中隻有區區幾畝田地,賦稅一提高,他們便無力承受。”
“想要大明長治久安,就必須更改稅收政策。”
“官紳豪強們家中有多少畝田地,一畝田地便要交多少稅,百姓們也是如此,一畝地收稅多少,算算家中幾畝地就行了。”
“可普通百姓家裡田地太少,為了提高勞動力,也會多生孩子,這樣一來,人頭稅賦提高,就成了他們的枷鎖。”
父子二人來到院子外麵,曹英上前點燃了爆竹。
待其走進之後,正是朱元璋和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