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和紅薯土豆在南美洲都可以尋到,花生等作物也在南美洲,另外辣椒則在北美洲,還有向日葵、西紅柿、煙草等等,曹瑋都將產地在自製的簡略海圖上標注好。
馬和如獲至寶般小心翼翼的接過曹瑋整理出來的這些資料書籍,“馬和在此多謝大人。”
按道理來說,馬和是海軍裡麵的一個管事,曹瑋隻是一個經營了作坊的普通民戶,應當是馬和的位置比曹瑋要高。
但馬和知道,曹瑋非是尋常人可比!
工部尚書和曹瑋交情莫逆,燕王朱棣拿曹瑋當朋友看待,就連皇帝朱元璋同樣十分看重曹瑋,僅僅是曹瑋的一次舉薦,就讓朱元璋選擇了名不見經傳的自己帶領船隊出海!
這說明曹瑋在朱元璋心裡的位置著實是不低!隻要曹瑋願意,不日便能扶搖直上!
馬和很清楚這一切,朝曹瑋喊出的大人,也是心悅誠服!
曹瑋訕訕的擺了擺手,“我舉薦你出海,也是跟陛下做了保證的,你要不遺餘力的去找尋這些高產糧食!再者,就算是為了燕王,你也得儘心儘力的去辦,隻要你能將這些高產作物帶回來,不光你前途無量,燕王麵上也有光。”
馬和重重的點點頭,一臉莊重,“大人放心,為大明尋回高產糧食,馬和萬死不辭!”
曹瑋擺擺手,“行了,我這裡沒什麼事了。”
馬和告辭一聲,帶著書籍資料離去。
翌日。
朱元璋的一道禦旨發出,令馬和任海軍總兵,領二十艘戰船,萬名士兵出海,為大明尋找高產糧食,擇日出發。
馬和帶著旨意回到杭州,第二天便在無數人的目送之下,帶領戰船二十艘出海遠去。
時間來到四月份。
曾經出海的那名富商終於回來了!
當那一艘商船以及隨行的戰船靠近棲霞山碼頭時,岸上已經站滿了人,多數是想看一看此次商船出海最終結果的商人,也有部分是附近百姓聞訊來看熱鬨的。
曹瑋和嚴震直自然也來了,與他們一起來的,還有戶部尚書趙勉,他們要檢驗這次海貿的收益,此事關乎大明日後海貿的稅收預計。
曾經出海的那位劉老板從甲板上下船登岸。
與四個多月前的形象相比,這位劉老板顯然瘦了許多,曾經的大肚子變成了小肚子,看來此次出海頗為忙碌。
待劉老板登了岸,趙勉便帶著隨行人員上前,曹瑋和嚴震直跟了上去。
那劉老板記得嚴震直,此時見到他欣喜的快步走過來。
還未跟嚴震直說上話,他就被趙勉伸手攔住,要查他商船的賬目。
沒見過趙勉的劉老板有些懵。
“這位是戶部尚書趙勉,例行公事而已。”嚴震直道。
劉老板的臉色立即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滿臉賠笑的回答趙勉的問題,同時招呼船上的夥計將商船上的東西都搬了下來……
曹瑋注意到,一旁的戰船還不怎麼明顯,但這艘商船上麵的夥計少了六分之一左右。
看來這海上的錢也不好賺啊!
隨著夥計們將船上的幾口大箱子搬了出來打開,頓時,周圍一片嘩然,還有吸氣的聲音。
隻見箱子裡麵全是各式貴重珠寶,以及小部分的碎銀。
“他國的錢幣回了大明便用不得了,隻能在當地購換成珠寶帶回。”劉老板小聲的朝身邊趙勉說道。
趙勉點了點頭,讓一眾屬下開始核查計算。
經過兩個時辰的仔細計算,趙勉得出劉老板此次出海貿易所得一共一萬八千三百六十四兩,餘出銅板兩百餘。
頓時,周圍人群又是一陣倒吸冷氣的聲音。
當初劉老板帶著貨物裝船的時候,他們都是親眼看著的。
那些貨物成四千多兩左右,在大明頂天也就賣個六千多兩,卻沒想到劉老板到了海外,竟讓這些貨物的價格翻了番!
一萬八千多兩!
不光把購買出海令的錢補上了,還一分沒少賺,甚至比在大明買賣多賺了兩千多兩!
這是何等恐怖的利潤!
要知道,出海令是可以用很長一段時間的。
在此期間內,劉老板若是再次備足了貨物出海,再賺個一萬多兩……除去稅收之後,那就全是劉老板自己的利潤了!
海外市場的收益太驚人了!
周圍所有的商人眼中都透出一股綠油油的光,他們像是餓狼一般盯著劉老板的那些箱子,恨不得據為己有!
很快,趙勉按照比例給出了劉老板要繳納的稅額,劉老板很痛快的交了錢,隨後帶著夥計開始往應天城的方向走。
而剩下的商人們在短暫的沉靜之後,一窩蜂的湧向了開海局!
趙勉看著這場景,笑道:“看來你們開海局要忙活一陣了。”
嚴震直無奈笑了笑,“此不算什麼。”
“既然如此,我便回去向陛下交差了。”趙勉朝著兩人拱手之後,帶著幾個屬下離開。
曹瑋本想直接開溜,但被嚴震直給拉住了。
“此時你不能走,當初陛下讓你協助開海局,如今正是時候。”嚴震直牢牢的拽著曹瑋衣襟。
曹瑋沒了辦法,隻能跟隨嚴震直前往開海局。
曹瑋不是第一次來到開海局了,但卻是第一次感覺開海局有些狹窄逼仄。
開海局是朝廷的正式門戶,規模自然是小不了,大概有擴建完成之後的煉鋼廠的三倍大小。
以往曹瑋來到開海局,甚至都感到有些空曠。
但現在曹瑋看著滿大院的商人們,開始思考……這他們要忙多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