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雖然大明組建了海軍,但卻還沒有真正遠距離出過海作戰,平時演習也隻在陸地附近的海域。
而鯨魚除了擱淺的特殊情況,又隻生活在深海區域,
可以說,此時船隊上的所有人,包括曹瑋,都是第一次親眼見到鯨魚這種神奇的生物。
就連朱棣和道衍,一時間也不禁變了臉色,注視著遠處龐大的身影。
曹瑋雖然也是第一次親眼見到鯨魚,但他好歹是個現代人,不至於像其他人一樣大驚小怪。
“這是鯨魚,”曹瑋說道。
“鯨魚?”朱棣和道衍異口同聲。
“這便是鯨魚嗎,果真是巨大無比!”朱棣感歎出聲。
其實中國古代對於鯨魚的記載零零星星一直都有。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就曾經記載,始皇嬴政做夢與海中神人交戰,夢醒之後經人解夢,說要去大海中斬殺惡神。
於是讓工匠製作能連續發射的重弩,在海邊一路尋找惡神,後來於山東省的芝罘山附近發現了巨魚,秦始皇便使用重弩射殺了一條巨魚,這裡的巨魚就是鯨魚。
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提到:“此海中魚最大者,字亦從鯨”
另外還有莊子在《逍遙遊》中那條著名的大魚:鯤。很多人熟悉其中那句,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煮不下,東晉時期注釋《莊子》的大家崔撰解道:鯤當為鯨。
在三國時期《魏武四時食製》中也有關於鯨魚的記載:東海有大魚如山,長五量蕊,謂之鯨鯢,次有如屋者,時死岸上,膏流九頃,其須長一丈,廣三尺,厚六寸,瞳子如三升碗大,骨可為矛矜。”
此時士兵們對於鯨魚是完全感到陌生的,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有這樣大的巨魚。
但朱棣和道衍雖然因為之前大明的禁海令,未能一睹大海真容,但對於一些前朝有過的記載,還是知道一些。
隻是第一次見到鯨魚雄偉的身姿,兩人心中依舊震撼!
鯨魚背部噴出的水花成了水霧,從高空落下,眾人眼前便出現一道彩虹。
道衍見狀,也不禁出聲感慨,“此物,當真神妙!”
朱棣則是在最初短短的震驚之後,伸手指向了鯨魚。
“此次沒有準備,下次若再出海遇到巨鯨,本王必獵來一頭帶回去獻給父皇!”
曹瑋扭頭看了他一眼,心中輕歎一聲。
朱棣這是欲比肩始皇帝啊,可惜……
船隊行至深海,便有越來越多的海洋奇觀,有時是魔鬼魚被海洋街溜子虎鯨一擊飛出水麵,再重重落下,有時是成群結隊數不清的跳魚飛出水麵,像是下餃子一樣。
曹瑋也漸漸的開始適應了航行枯燥乏味的生活,每日找朱棣和道衍二人下棋打發時間。
就這樣過了兩個月的時間之後……
又是一日夜晚狂風暴雨過後的風和日麗,曹瑋和朱棣搬出凳子在甲板上曬著太陽。
正當曹瑋迷迷糊糊將要睡過去的時候,甲板上的士兵突然叫喊起來。
“有陸地!我們到倭國了!”
頓時,曹瑋的睡意消息的無影無蹤!
朱棣已經起身前去查看,曹瑋緊忙跟上,道衍在船艙裡聽到動靜也趕了出來。
在船隻的正東偏北方向,有一條黑線正隨著寶船的航行越來越明顯!
確實是陸地!
這下,就連曹瑋都激動起來。
再這樣在海上待著,他都要精神分裂了!
“道衍大師,快!快看一看,方向對不對?”曹瑋喊道。
道衍取出一盞司南,仔細觀察之後,點了點頭,“方向沒錯,前方正是倭國……”
然而受船隻航行速度的影響,船隊直到第三天巳時方才靠近倭國南部海岸。
船隻停靠穩定之後,放下船梯,曹瑋等人順著船梯來到港口的地麵上。
從搖搖晃晃的船上下到地麵,曹瑋一時竟開始不適應起來,險些走路都不會走了。
好不容易用了片刻鐘重新適應腳踏實地的感覺,碼頭周圍的山林裡卻驟然湧出一大批身著皮甲、竹甲的士兵,個個手裡持著兵器,對著曹瑋眾人虎視眈眈。
為首之人手持一把日式短刀,指著曹瑋幾人嘰裡咕嚕的大叫了一句。
曹瑋是聽不懂倭國的鳥語的,朱棣也是不明其意,兩人隻能看向博覽群書的道衍。
“他問我們是什麼人,”道衍手裡撥動著念珠,翻譯道。
朱棣開口,“告訴他們,我們是大明的使者,倭寇屢屢犯邊,我們要見他們的主子討要個說法。”
雖然這次來倭國的目的是查探銀礦的所在,但第一次打交道,朱棣也絕對不可能弱了氣勢。
道衍翻譯之後,對方看了一眼海裡停靠的一百艘戰船,眼神裡露出一絲忌憚,隨後給出了回應,他回去稟告後龜山天皇,讓曹瑋一行人就地駐紮等待。
這次朱棣看向了曹瑋。
曹瑋點點頭,“可以。”
得到答複,倭國那首領便安排一部分手下在這裡看著曹瑋一行人,自己帶了一些人手離開。
朱棣一聲令下,士兵們陸續下船,在岸邊駐紮。
曹瑋看著不遠處的倭國士兵,不禁嗤了一聲,“這些倭國矮子,反應還挺快。”
話雖這麼說,但曹瑋心中清楚,大明船隊一來就是一百艘,數量太過龐大,也太過顯眼,恐怕數日前倭國就已經發現了大明的船隊。
另一邊,
剛才那倭國首領離開海岸,一路到了吉野行宮。
在通報之後,一路彎著腰,邁著小碎步進入行宮殿內。
在大殿正中央,一個中年男人滿臉抹得慘白,頭發披散在後肩,而在頭上綁著著一個十分滑稽的棒狀發髻,此人正是後龜山天皇。
“怎麼樣,那群船隊的身份查清楚了?”後龜山顯然提前就已經得知了海上船隊的消息,此時直接發問。
那人便將曹瑋一行人的身份、數量,以及來這裡的目的說了出來。
後龜山聽完之後,臉色陰晴不定。
此時他正和北便的足利義滿打的不可開交,大明突然派來一百艘戰船,而且還來到他的領地,這可不是個好消息!
若是處理不好,他南朝政權將會直接腹背受敵!
關鍵是這些大明人的目的,是來追究倭寇侵犯大明邊境一事,這事他後龜山可脫不了乾係。
後龜山天皇一時間有些麻,
難道自己真要給這些大明所謂的使者賠禮道歉?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