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一早,有這樣一封信函送到了書院。諸位,這是來自國防部的邀請函,邀請我代表瓊西書院,前往三亞觀摩這項比武活動!這不僅是我個人的榮光,更是我們瓊西書院的榮譽!”
此言一出,在場的人頓時歡欣鼓舞,紛紛為書院能夠有資格參與到這樣一項重要活動中而感到驕傲。
“事實證明,我們瓊西書院,就是國內的一流書院!”張金寶一臉興奮地繼續發表演說:“此次去到三亞,我會順便再考察一下與國防相關的課目,看看是否能夠在我們書院引入相關學業,為國培養人才!”
張金寶想得很明白,國家在現階段大力發展什麼,那瓊西書院就要儘力把握時機,好好蹭一蹭熱度。雖說瓊西書院不能搶了三亞那些軍事學員的活,為國家培訓軍事人員,但完全可以用“國防”作為噱頭,開辦一些相關的專業,說不定還能以此爭取到官方的資源投入。
瓊西書院收到國防部邀請的消息,很快便在張金寶的操作之下傳開了。不過令他略感遺憾的是,儋州地區接到邀請函的書院並不止瓊西一家,競爭對手白鹿書院也幾乎在同一時間接到了邀請函。隻不過白鹿書院的範長逸不像他得到消息那麼早,對此機會沒能進行充分的利用,宣傳自然也就慢了一步。
除此之外,還有幾位儋州文化界的名宿也收到了邀請,這幾人都是目前公認在詩、書、畫這幾大領域中拔尖的高人,他們受到邀請倒也正常。不過張金寶認為官方邀請這些文人去觀摩比武活動應該是有一定的目的性,或許是希望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創作一些文化作品來為這次活動歌功頌德。
儋州商界接到邀請的人就不如三亞那麼多了,雖然儋州的商業發展直追三亞,但本地商家的影響力的確比不了三亞的同行,而且一些大商行在海南島設立的主要辦事機構就位於三亞,原則上不會重複邀請,因此儋州雖然商業氛圍也算不錯,但商界接到邀請的人反而不如文化界多。
但無論商界還是文化界,收到邀請函的人反應都是跟三亞這邊相似,認為此乃光耀門楣的大事,有人甚至為此大宴賓朋,以示慶祝,於是這項活動很快也在儋州成為了街頭巷尾的熱議話題。
“我們已經發了多少邀請函出去?一百五?兩百?”田征活動了一下有些酸軟的脖子,向陸挺問道。
陸挺點點頭道:“一百五有了,兩百不到。今天還得審核大約五十人,看樣子又得加班了!”
田征歎道:“沒想到還要負責列出國內的邀請對象,這要不是請了其他部門幫忙,僅靠我們二人忙活,恐怕難以按時完成任務了!”
陸挺苦笑道:“沒辦法,誰讓你我對這一塊的事務不夠熟悉呢?”
上頭要把國內商界、文化界的頭麵人物也請來參加這個活動,這些領域對陸挺和田征來說就沒那麼熟悉了,不得不向商務部和文教部求救,從這兩個部門獲取所需的候選人物。
雖說撰寫邀請函也不需他們二人親自動手,自有專門的文書來負責謄抄,但要審核這麼多候選者的資料,也著實有些費神。
田征道:“那安全部每天也要審核這麼多人的檔案,想必也會有幾個人跟我們當下差不多,一整天都盯著這些資料。”
陸挺道:“那你可就想錯了,安全部審核這些名單比我們要輕鬆得多。他們隻需要確認受邀名單上的人沒有案底和其他風險就行了,哪像我們,還得一個個去落實他們在業內的影響力和資曆,確保請到的都是業內拔尖的人物。”
田征一想,的確是這個道理,當下歎口氣道:“那看來最累的就是我們了!”
“快完事了。”陸挺倒是很沉得住氣,臉上也沒有什麼不耐煩的神色:“今天把名單確認完,明天最後一批邀請函送出去,我們就可以向上頭交差了!”
“明天忙完這事,我得先請個假回去好好睡上一天!”田征忍不住打了哈欠道:“這幾天有家不能回,晚上幾乎都沒怎麼睡著。”
陸挺道:“等明天完事了,我會讓人放個風聲出去,外麵知道邀請函全發完了,也就不會再有多少人去你家外邊堵你了。”
“但願如此。”田征想起那天回家所看到的“熱鬨”景象,心中還是不免有些後怕。雖然他也知道其中有不少人是趕著給他送好處來的,但這種送上門的好處,他可不敢輕易伸手去接。暗地裡不知多少眼睛都盯著自己,要是處事不慎,被人拿了把柄,那自己的仕途也有可能會大受影響。
翌日,有消息從國防部傳出,最後一批邀請函已經發送出去,官方之後將不再對邀請對象進行補充。
這個消息一出,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懷著期望卻沒有收到邀請的人便知道自己已經沒了爭取資格的機會,而已經收到邀請的人則認為這是好事,否則受邀人員過多,這參與滬資格可就變得不值錢了。
但民眾對此的興趣卻沒有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影響,討論的話題已經從邀請函和參與資格,轉換到了此次比武的內容和獎勵設置。隨著越來越多的消息慢慢放出,民眾對這個比武活動的關注度也是水漲船高,成為這一時期最具熱度的事件。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