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從江華島來了一艘船,將大部分的民眾都接走了,還留在這裡的已經不足十人,梅百計露了個臉,跟眾人打過招呼,便算是完成了今天的巡視任務。然後他便去了塔樓,在樓下與值守的士兵打過招呼之後,就進入到樓中。
對於有一點輕微恐高的梅百計來說,上到高處遠眺可不是什麼享受,但他還是得每天來爬一次塔樓。原因無他,梅百計要彙報工作的對象,此時就在塔樓的最高一層。
這名官員是今年年中才從大同江基地那邊調過來的,直接被任命為這處據點的負責人,人非常年輕,但卻十分乾練,據說是由執委會直接指派,其背景自然不簡單。
自漢城出事之後,這名官員便將住處搬到了塔樓裡,親自監視漢城內外的動向。而梅百計每天都得向他當麵彙報工作,也就隻能忍著不適爬樓了。
梅百計慢慢走到最高一層,便看到一個人正在憑欄而眺,不過他並非隻靠目力,手裡還舉著一個望遠鏡。他似乎並未察覺到梅百計的到來,仍然看得十分專心。
梅百計慢慢走過去,與欄杆保持著足夠的距離,以免一不小心瞥見了這裡與樓底的落差,站定身形之後,輕輕咳嗽了兩聲。
這次對方聽到了響動,放下望遠鏡轉過身,跟他打了個招呼:“梅掌櫃來了。今日情況如何?”
梅百計很恭敬地應道:“符大人辛苦,今日一切如常。”
被梅百計稱作“符大人”的年輕官員,便是去年外派到大同江基地任職的符力。
符力在去年的某項重大活動中因為工作疏漏而導致安保工作出現嚴重漏洞,上司任亮雖然竭力保下他,但警察司特彆行動處處長的職務可就沒法一起保全了。不過符力是最早投效海漢的一批人,執委會自然也不會為難他,便將他調職到海外,一是權當懲戒,二來也是讓他能夠在更多環境中鍛煉工作能力。
符力對於這樣的安排並沒有什麼怨忿,他也知道執委會那些大人物這樣做其實是迫不得已,當時雖未造成嚴重後果,但事後總得要有人承擔責任,而他就正好是負責人。隻是沒想到這一走就是幾千裡遠,來到與故鄉環境完全不一樣的朝鮮半島落腳。
符力被安排到大同江基地仍是乾老本行,負責當地的治安管理,但對象並非海漢民眾,而是當時因為各種原因聚集在大同江基地內外的朝鮮民眾。
這其中一部分是朝鮮國派到這邊協助修建基地的勞工,還有一部分是後來為了躲避戰火逃難至此的難民,最多時有數萬人口聚居在基地內外。軍方雖然也可以抽調兵力實施軍事管製,但終究有很多問題需要更專業的人員來處理,而符力就是來乾這個的。
符力在大同江期間所表現出來的專業能力讓王湯姆和錢天敦都比較滿意,所以在漢城這邊的常駐機構建成之後,他們二人便聯名舉薦了符力來負責管理漢城這邊的常駐機構。
符力本就是執委會有心培養的年輕官員,加上駐地長官的推薦,這個調職毫無障礙地順利得到了批準。而符力知恩圖報,就任之後也是十分用心,譬如這次漢城出事之後,符力指揮得當,讓這裡一直保持著比較安全的狀態,同時不斷地搜集情報,將消息通過電台送往大同江基地。
唯一讓符力感到比較遺憾的,便是沒能在城中提前安插可靠眼線,如今漢城城門緊閉,想要獲取城內的消息是越發困難了。他也隻能每日守在塔樓上眺望城內,唯恐錯過了有價值的信息。
符力將望遠鏡交給他人繼續監視,示意梅百計坐下說話,他自己拿了旁邊桌上茶壺,倒了兩杯茶出來,梅百計連忙謝過。
“最近七日,城裡已經看不到大火出現了,每天一早運出城的屍首也越來越少,我認為事態已經基本平息,這場鬨劇離結束的時候應該不遠了。”符力一邊喝茶,一邊與梅百計分享自己觀察所得的信息。
梅百計道:“若是如此,那真是最好不過了!”
符力道:“但城裡那些人想要的結果,跟我們想要的結果,大概會不太一致。”
梅百計冷笑道:“那怕是由不得他們!算算日子,朝鮮世子從三亞趕回來,差不多也快要到了!到時候拒不投降者,統統都是亂黨叛軍,死有餘辜!”
符力道:“此事如何處理,估計最終還得看上頭與朝鮮世子商議的結果。如果真要開戰,那我們估計很快就要跟軍隊交接這個地方了。”
梅百計想了想道:“大人的意思是,這裡會被軍方征用?”
“沒有比這裡更合適的前線指揮部了。”符力應道:“這個瞭望塔其實就是為指揮作戰準備的。”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