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鳴之所以會拿出更多的時間,用來訓練秦如海,這完全是因為兄弟兩人的身體天賦和戰鬥技巧所決定的。
秦如山的體格魁梧,力道剛猛。
至剛至陽的力量屬性,也同樣決定了他的戰鬥方式,必然是以大開大闔的正麵進攻為主。
這樣的戰鬥方式相對來說更加容易上手,因此也不必劉一鳴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反複磨煉。
而秦如海的情況卻完全不同。
他的力量屬性至陰至柔,這就導致他的進攻方式隻能是以巧破局。
劉一鳴很清楚這樣的進攻方式,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把雙刃劍。
用得好了,必然是千變萬化威力無窮,時不時還能攻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當然,若是用得不好,便會成了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
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戰績零杠五!
正因如此,劉一鳴不得不花費更多的時間,用來反複打磨秦如海的戰鬥技巧。
當然,最終的成績也是斐然!
經過了十年刻苦的訓練,現如今的秦如海早已今非昔比。
不但戰鬥風格已經趨於成熟,就連各種各樣複雜無比的術法,也能夠在戰鬥中運用自如。
事實上,秦如海的成就還遠不止於此!
隨著訓練強度不斷提升,劉一鳴驚喜地發現,秦如海竟然還可以施展出自行研究出來的組合技。
稀奇古怪的組合技施展出來,就連劉一鳴這樣的存在都感覺眼前一亮。
其威力更是遠遠超出了普通術法數倍乃至數十倍。
有的時候即使是劉一鳴,也被秦如海那突發奇想的組合技給震撼到了。
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說得完全沒毛病。
劉一鳴也會時不時地感慨不已,人常說,傳道授業解惑是修煉一途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如今看來,也確實如此。
他便從秦如海的奇思妙想之中,獲得了極大的啟發,並且受益良多。
比如說秦如海最為擅長的控水之術,便被他玩出了新的高度。
就明明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水球,可是誰又能想到,其中卻包含著無窮無儘的變化。
滾水,蒸汽,冰塊,常態水……
秦如海可以將各種形態的水,全部揉雜在一起,並且毫無違和感。
這聽起來似乎沒有什麼特彆之處,但是想要做到卻並不容易。
冰塊與滾水放在一起,立刻便會相互反應,溫度也會隨之變化。
可事實卻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