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蘭特稍稍遲疑地說了一句,但其實,他並不是在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是拋磚引玉,引導馬丁的思考,看看內心的真實想法。
如果馬丁已經決定用湯普森,那麼就會順著格蘭特的話語說下去;反之,則表示馬丁內心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猶豫,往往不是因為真的無法確定,而是因為內心深處已經擁有了決定,隻是需要旁人的一點肯定,一旦旁人給出的答案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就會自動反駁;然而旁人給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就會心滿意足。
稍稍停頓一下,馬丁就接著說到,“高文今晚也過來主動請戰了。”
果然。
格蘭特頓時就明白了馬丁內心的想法,“進入全美冠軍賽以來,高文確實越打越好,而且越來越有大將之風。”
“的確。”馬丁輕輕頜首表示肯定,“比賽氣質還是不一樣。我原本以為,馬科斯今晚也會過來主動請纓的,但現在看來,他的性格還是缺少一點鋒芒。”
吉隆,作為天之驕子,有著他的驕傲。有些時候,這是好事;但有些時候,則不是。
格蘭特知道馬丁始終對吉隆抱有很高很高的期待。
賽季末的時候,湯普森和吉隆的狀態都出現起伏,但馬丁的對待態度就可以看出差異,他還是願意給吉隆更多機會,第一單打、第二單打,不斷地給予機會調試狀態。
當然,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打法風格決定的。
湯普森是進攻型打法,狀態不佳的時候,容錯空間比較小,就好像克伯特一樣;吉隆則是防守反擊打法,哪怕狀態不佳,底線也還是擺在那兒,不容易崩盤。
但儘管如此,馬丁內心的天平還是能夠看出傾向性的。
遺憾的是,來到雅典之後,八強戰和四強戰,至少在“戰鬥意誌”這一方麵,吉隆的表現都比不上高文和湯普森,性格層麵的弱點還是體現了出來。
也難怪馬丁會有些失落了。
“但吉隆的比賽還是穩當。”格蘭特還是迎合馬丁的心情,為吉隆說了一句好話。
“穩當,也不見得就是好事。”
馬丁揮了揮手,不想在這個話題上繼續多說什麼。
“不管如何,湯普森和高文展現出來的積極主動是好事,整個精神麵貌值得肯定。”
越是困難的局麵,越是展現出迎難而上的姿態,這對於競技體育來說是非常難得的,不要害怕輸球,哪怕是麵對頂級高手、哪怕是麵對實力遠遠高於自己的巨人,也永遠不要害怕對陣,這樣的比賽氣質是千金難買的。
對於高文和湯普森主動請纓的姿態,馬丁非常欣慰。
格蘭特能夠明白馬丁的遲疑。
客觀地從球風來分析,湯普森能夠壓製阿爾科塔的力量,這是上風球——就好像他們常規賽的交手一樣,一旦湯普森的進攻狀態打出來,阿爾科塔確實難以招架。
而高文和阿爾科塔則是風格相近的對陣,純粹想要依靠絕對實力壓製對手都不可能,臨場發揮至關重要,從難度來說,和對陣特洛伊人的薩拉門托差不多,但難度的方式和內容卻不同。這也意味著比賽會比較辛苦。
然而,湯普森和高文的狀態,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二更。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