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變與不變
迪拜的輸球,高文在意嗎?
在意,卻也不在意。
說在意,因為那是一場失利,不管任何時候,輸球都是難受的,哪怕對手是費德勒,滋味也都是一樣的。
而且,高文非常珍惜也非常重視和四巨頭的每一次碰麵。
毫無疑問,四巨頭能夠縱橫職業網壇十餘年,撇開冠軍數量不說,他們確確實實展現出了強大統治力,這絕對不僅僅是“實力更勝一籌”而已,經驗、心理、狀態、臨場調整以及學習能力等等才是關鍵。
高文依舊年輕依舊稚嫩——至少在賽場上是如此,所以,他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東西,他必須在意每一場比賽每一次對決,無論勝負,比賽都能夠成為汲取養分的對象,最後轉變為自己成長的推進力。
說不在意,因為那僅僅隻是一場失利,沒有更多也沒有更少,沒有必要認為一場球就是世界末日了。
迪拜的比賽,兩盤都是搶七,非常接近。
這也說明了,高文已經在自己狀態範圍內發揮到極致,最後輸掉比賽,一方麵是關鍵球處理的不足,另一方麵或多或少也有一些運氣或者臨場發揮的因素,這都是在誤差範圍內的,屬於競技體育的常態。
比起傷心和痛苦來說,高文更多看到積極的一麵:
澳網結束之後,短期調整取得一定成效,對於常規賽季漫長賽程的自我調整,他漸漸找到了一些訣竅。
同時,首次和費德勒交鋒,確實受益匪淺,高文意識到,自己在戰術層麵還有持續拓寬延伸的空間。
從變奏到布局,費德勒的一些擊球選擇確實令人眼前一亮:
原來在那樣的困境下,還有這樣的處理方式,對於球場空間的利用、對於擊球手法的選擇都有變化。
那麼,高文到底學習了什麼?
此次在印第安維爾斯,高文又做出了什麼改變?
上次碰麵,費德勒就在高文最擅長的戰術變奏和擊球靈感方麵,好好地展示了一回,展現球王風采。
“變奏”,這無疑是費德勒獨步天下的進攻武器,不管主動還是被動,總是能夠通過節奏的改變控製局麵。
關鍵在於,費德勒的手感天賦和臨場應變都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特質,任何時候任意擊球發動行雲流水的進攻似乎都不是問題,總是輕描淡寫、閒庭信步,任何球員想要打破他的比賽控製都非常困難。
要麼,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以快製快,但費德勒完全不懼,“草地之王”對於快速回合的掌控能力獨步天下。
要麼,一力降十會,蠻力破局,這確實是一種辦法,但這也意味著,全場比賽都必須保持高能貫穿始終。
當然,費德勒並不“完美”,他也有自己的弱點,看看其他三巨頭就知道了。
納達爾,以自己的麒麟臂正手壓製費德勒的反手,以反手作為突破口打破平衡。
德約科維奇和穆雷,則雙雙以縱橫武林的底線回合能力形成拉鋸,以軟刀子將費德勒的變奏全部兜住。
這,也恰恰是高文從迪拜學習到的東西。
以變奏應對變奏的戰術,不是不可行——看看迪拜的雙搶七就知道了,高文不落下風,但這樣太費力了。